这不能说是太祖下令殉葬,更不能说洪武年间有殉葬制度。
所以,排除了这件事情后,第一次殉葬是在什么时候呢?
很多人心中都有了答案。
礼部尚书温体仁出言说道:
“国初殉葬之事,源头在建文君。”
“太祖驾崩之后,宫人多有殉葬者。”
朱由检沉痛地点了点头,说道:
“太祖遗诏之中,命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他连百姓的嫁娶都不愿耽误,又怎会下令宫人殉葬呢?”
“这是因为建文君继承非礼,在宫中地位不稳,所以逼迫宫人殉葬。”
“成祖和仁宗、宣宗没有分辨清楚此事,以至受到误导,死后同样有殉葬之事,直到英宗废之。”
“这件事的源头,是建文君的恶行啊!”
这个结论道出,群臣暗地里吸了一口凉气,纷纷认识到当今皇帝的用意:
这是要把建文君当马桶,把有损太祖名声的事情,都倒在他的身上啊!
如果流传出去,建文君的名声,可能会变得臭不可闻,再也无法翻身。
右都御史成基命试着辩解道:
“葬礼是由大臣主持,殉葬之事,或许是臣子为之,非建文君失德。”
朱由检皱着眉头道:
“建文诸臣都是有德行的忠臣,怎么会让建文君做下此等恶事呢?”
“而且成祖、仁宗、宣宗的葬礼是三杨等人主持,难道说他们的嫔妃殉葬,是三杨等人的责任?”
这话无人回答,因为三杨是文臣楷模、还被皇帝允许列入成祖功臣庙,他们怎么能让三杨背上这个恶名呢?
而且建文诸臣也确实都是忠臣,刚才他们连齐泰、黄子澄都给补上谥号了。
难道现在就转头追究他们的责任,说殉葬是他们鼓动的?
所以情况已经很明显,只有建文君能背这个锅,建文年间的恶事,他都要自己背起来。
群臣想到这里,陡然明白了皇帝同意给齐泰、黄子澄补谥的原因——
这是要让建文君承担所有责任,找不到背锅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