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引火药较上了劲,一直训练这个,解决这个难题。
但是在训练数日后,却无奈宣告失败。因为海上潮湿的天气,让他的点火成功率更低下。火药燃烧不完全,残留药渣更多。
现在,他已经不想着用训练解决它了,而是在思索着,能不能像第二代转轮火铳的节省步骤一样、省略这个步骤:
“如果往铳口倒发射药时,能让火药通过引火孔流入药池。”
“这样就不需要特意倒引火药了,而且还不用打开药池,避免引火药受潮。”
“火铳的发射速度会更快、点火成功率更高!”
产生这个念头,顾炎武召集士兵集思广益,商讨如何省掉这个步骤。
他在士兵中的威信还不错,很多士兵都愿意和他亲近,这些人提出了各种办法。
有的说把火药搓成小球,方便它通过引火孔滚到药池去。
有的说把引火孔做大点,方便火药流出去。
还有的说可以把引火孔做成里面大外面小的漏斗形,再用通条一捅,它就自然会把火药流出去。
顾炎武一一记下,并且申请了几杆火铳做试验。
在军中军械员的帮助下,他先是把军中使用的颗粒火药,用纱网筛出更圆更细微的。然后在药池旁边钻出一个大的引火孔,在倒上火药后用通条推弹入膛挤压火药,果然有火药从引火孔中流出来。
这让他非常兴奋,认为这种自动流出的引火药,能免去特意倒引火药的麻烦。
但是试着点火时,他却又发现了问题。因为这种引火孔太大,发射时漏气现象会更严重,导致火铳的威力下降。
所以他只能放弃简单扩大引火孔的办法,尝试一些士兵提到的漏斗形。
小心开出一个小的圆锥形引火孔后,顾炎武发现仍旧能流出引火药,而且漏气现象也没严重多少。
这让他兴奋地大喊一声,知道自己的试验成功了:
“去他妈的引火药!”
“以后它会自动流出来,不用特意倒了。”
忍不住骂了声粗口,顾炎武心中的兴奋,自然可想而知。
他是深受倒引火药的折磨,以至于前些日子训练时,睡梦中都在想着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