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己研究了。”
“还有之前那个人力车,你们也要签个协议,拿去申请专利。”
按照朝廷的规定,由朝廷主导的发明创造,由参与的衙门分享八成收益,其余两成由组织的官吏分享一成、具体制作的工匠分享一成。
方以智和冒辟疆只是提出了点子,没有具体制作。他们所分享的,就是从官吏的一成中分出来的半成。
对此太仆寺的官员没有丝毫不满,乐呵呵地让他们签署了协议——
毕竟送上门的收益,有谁会不喜欢呢?
甚至一些官吏还打算向外宣传这件事,吸引更多有想法的人过来制作。
反正制作的成本是朝廷的、出力是工匠的,他们只需要成功一件,就能分享很多钱。
不知道太仆寺官员打算的方以智和冒辟疆,惊喜地签署了协议。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太仆寺官员让他们各选一辆马车,作为发明奖励。
两人挑来挑去,方以智选择了一辆全封闭的四轮马车,乘坐非常舒适。
冒辟疆选择一辆敞篷三轮马车,更加灵活方便。
太仆寺工匠看到他们的选择后,称赞道:
“方先生这辆马车选的好,是最舒适的马车,和乘坐轿子一般,我们称它为厢式轿车。”
“若非转向不够灵活,早就大规模售卖了。”
“如果用牛拉它,乘坐会很舒适。”
方以智同样是这个想法,说道:
“我打算送给姑姑,这样她就能沿着公路外出游玩了。”
“以后这个专利如果挣钱了,我再自己买马车。”
又看着冒辟疆的三轮马车,玩笑似地说道:
“以后冒兄进城,可不要忘了带着我。”
冒辟疆同样笑着道:
“我的车子,就是方兄的车子。”
“方兄想要用车,可随时到我这里取。”
又在太仆寺工匠的指点下,在旁边的马市,买了一匹马拉车。
得益于和草原的大规模互市,京城的马匹价格,这两年下降了一些。
冒辟疆花费十五枚银元,就购买到一匹既可拉车、也能骑乘的蒙古马。还被太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