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584章 增加盐税(2/6)
朝廷虽然没有完全取得胜利,却一扫之前的颓势,和建虏变得有来有回。

    这让皇帝的威望,明显又提高很多。就连他这个首辅,也承受不住皇帝的凝视。

    这让他急忙解释道:

    “朝廷钱粮匮乏,臣以为当解决财政困难为先。”

    “纲法在南方推行顺利,北方也定然能成。”

    “如果将纲法推行到全国,臣以为每年至少能获得二百万两盐税。”

    “相比之前的一百一十万,可谓提高近倍。”

    这是他提出推行纲法的原因,认为自己确实是为了朝廷收入考虑。

    朱由检听到韩爌的这番话,几乎忍不住击掌赞叹了。如果他是个不知内情的皇帝,真会被韩爌的说法打动,全面推行纲法。

    但是知道清朝实行纲法利弊的他,当然不肯完全推行后患无穷的纲法,他向韩爌问道:

    “之前盐课最高时,一年收入多少?”

    “实行纲法之后,相比于它如何?”

    韩爌没有回答,毕自严代他回道:

    “万历初年的时候,盐课最高能达到二百万。”

    “其中一百万解运户部,价值五十万的实物解运军镇,二十二万解运军卫,存留二十八万。”

    “后来盐法大坏,逐渐降低到一百二十多万,去年只有一百一十万而已。”

    “若是严格按照旧制,也能收入二百万。”

    这就是说,实行纲法,实际并不会为朝廷增加收入,只是征收的时候,能够更有效率。

    之所以会有这个变化,是因为袁世振推行纲法时,承诺了所谓的“占窝”:

    只要盐商在纲册上留名,就能“永永百年,据为窝本”。

    这个办法显然有利于大盐商,他们只需要和盐政衙门打好关系,就能占据窝本,把家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为了能让名字一直留在纲册上,他们在缴纳盐课时也轻易不敢拖欠,避免丢失窝本。

    对于盐课的征收来说,目前来看是一个大好事。

    但从长远来看,却锁死了盐业的上限、固定了盐业的格局。

    即使将来人口增加、吃盐的人变多,那些盐商也不会主动多缴一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