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111章 条理清晰(5/6)
因为李渊成了皇帝,同族同辈排行就不适用了。

    其他的,比如说高三十五,说的是高适,是一种敬称,按家里排行指代其人,高适族中同辈排三十五,就是高家这一辈所有男丁里排三十五位,因此得名,不是高适他爹给他生了三十四位兄长,堂兄什么的,也都算上了。

    “承乾,今日天色尚早,带上几个护卫,带上你七叔,到庄子上走走转转吧。”李复说道:“我让人为你们准备车马,累了就回来。”

    “是。”李承乾笑着应声。

    夏日白天的时间长,这会儿离着天黑,还早着呢。

    李承乾提前半天趁着自己还在的时候来庄子上,主要还是给个短暂的适应期,去看看眼下庄子上是什么情况,等到明日,他就得正式上岗了。

    要么怎么说,还是大唐好呢。

    这光明正大的雇佣一个十二岁的太子,一点毛病都没有。

    不是说甘罗十二岁做了丞相吗?

    十二岁咋了,俺们家大侄儿八岁还做了太子呢。

    十二岁都能处理政事了,没比甘罗差哪儿去。

    所以说,太子的老师们,大唐的朝臣们,得知足,过犹不及。

    两个孩子离开之后,李复也去下人们准备的偏院里去了。

    跟在李承乾和李元昌身边伺候的人,也随着李承乾一同出门了。

    每个院子里,李复都留下一名伺候的人。

    两个孩子在这边的日常起居,倒是用不着他俩干活,主要是俩孩子从宫中带出来的宫女内侍,在宅子里有什么需求,是要通过他们两人来传达的。

    出了宅子,李元昌开始了放飞自我,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承乾,这庄子上景色真不错。”

    “承乾,这路也很平整啊,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承乾,他们都说,外面其实没有什么好的,因为这几年外面各种灾害不断,百姓们日子也不好过呢。”

    “承乾,那边那么多人,他们在干什么?”

    李承乾一路上听着自己的七叔跟一只蹲在自己肩膀上的麻雀一样,人都麻了。

    得亏自己当年来庄子上住着,也算是对外面的世界“见多识广”了,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