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大笑。
还真是个实在人。
“常何啊常何,像你这样的大功臣,你不用担心,不过这文章,写的的确不错,谁写的?”
“是,泾阳王府的长史,马周,因为臣不能识文断字,而马周,又是臣之前的好友,这次泾阳王殿下到长安,他正好跟着一起来,自从他去了泾阳王府之后,接连不断的忙碌,今年更是去了临颍,我们两个,很久都没有见面了。
他难得回长安,于是就来拜访我了。”
“臣这一看,这不是瞌睡了就来枕头了吗?就让他代笔写了这篇文章。”
“马周?泾阳王府?长史?”李世民先是欣喜,随后又是觉得可惜。
这篇文章
这个人
想用
但是他是泾阳王府的长史。
自己,要去怀仁那里挖墙脚吗?
这样一位大才,如果只是在泾阳王府做长史,着实是有些可惜了。
此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而且,在泾阳王府两年了,泾阳县庄子上的诸多大事,他有参与。
临颍县的服务区,他也有参与。
这下,做事的经验也有了。
也了解百姓间的情况。
这是入朝就直接能做官,能做事的人才啊
心动
至于说朝廷官员增加的问题
若是有这样的人才,增员,也无妨,就是要增。
增加的,是能够帮助他成就贞观朝盛世天下的人!
“好了,这文章,就放在我这里了,你先回去吧。”李世民笑道。
“是,臣告退。”常何行礼后,小心翼翼的退出了两仪殿。
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至于马周入了陛下的眼,对他来说,应该是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