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448章 队伍里是个大熔炉(4/8)
    由此,同志们想到受灾群众将如何熬过寒冷的冬天,他们应该把过冬的房子给他们盖好。

    小山区是乔头市最稠密的居民区,房屋低矮破旧,人口密集。

    这里遇难的人不多,但受伤的多,住房需求紧迫。

    闫解旷等人就负责在这一带“盖房”。

    他们就地取材,用倒塌的房屋废料做“盖房”材料。

    白天黑夜连轴转,十天内盖起了500多间防寒棚,解决了大部分该地受灾群众们的过冬问题。

    完工前的三天三夜,官兵们几乎没合过眼,大家把这次“盖房”会心地称之为“小山会战”。

    ……        李抗战和他们重炮营的战士们,平时就是干的“细致活”“体力活”,他们营先后在废墟中清理经手的物资不下一万吨。

    从贵重的黄金、手表、现金到成批的机器设备、生产用品,从普通的衣服到一颗螺丝钉,都做到“不损、不丢、不占”,彰显了人民子弟兵的素养和情操。

    在救灾最艰苦的日子里,官兵们露宿街头,蚊虫叮咬,露水湿透了衣被,都绝不动用堆放在身边的木料、篷布、油毡等救灾物资。

    有的群众心疼地说:“你们哪怕搭个大棚,挡挡露水也好啊。”

    这期间,李抗战部还参加了地震棚救火等战斗,更主要是搭建地震棚的任务十分艰巨。

    由于战士们都没有干过这样的活,大家在干中学、学中练,并虚心学习基建工程兵的经验和做法,在坍塌的废墟中建起了一排排防震棚,犹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给地震灾区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些战士正在为供销社职工盖简易棚,竖了一根大圆木当房柱,埋好后发现高出一截,旁边的群众建议锯掉。

    副营长李抗战却说:“现在是盖临时住房,保留住这根木料,将来会有更大用处。”他们硬是把埋好的木头拔出来,重新挖坑再埋。

    在乔头抗震救灾的日子里,来自京城卫戍区的官兵们夜以继日,使尽了浑身解数,但仍觉得有许多失误与遗憾。

    这年月救灾设备落后,工具奇缺。

    面对一片废墟、声声呼救,救援的战士们只能用手……手磨烂了、却依旧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