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462章 新宅子“沿河胡同甲100”号院(2/8)
物喋喋不休的讨厌劲了。

    也许又要下雨了,三伏天是说变就变。

    捉完唧鸟儿,又去捉蜻蜓。蜻蜓,京城孩子们叫它“老琉璃”。

    下雨之前,气压很低,老琉璃们就爱贴着草尖、甚至水皮上飞,结群而来成一壮阵,你或许杞人忧天般地担心它翅膀扇上翅膀。

    这是孩子们捉蜻蜓的最好时机。

    左手竹竿一截短绳上拴根草段,或者一朵野花,右手则持一把线绳编就的“老琉璃网”;当左手的“招子”在蜻蜓阵中摇晃的时候,追逐伙伴者不乏其类,这当儿网罩扣下,几乎必有斩获。

    蜻蜓全身披绿的叫“老仔儿”,尾巴上带斑斑蓝色的叫“老刚儿”,艳红耀眼的叫“红秦椒”,一黑到底的叫“黑老婆儿”……孩子跑得越欢,得胜的机会就越多。

    刘之野瞅着这些活泼的孩子们,他就想起了自己个儿小时候。

    记忆中犹然闪动着这么一幕:数伏天,下大雨,河道里波追浪打翻翻涌涌。

    永定河对岸,原有一座药王庙,其内都是些拉“排子车”,做“窝脖儿”的,就是低头用肩膀扛重物的搬运工。

    这搬运工中有一位叫刘老根儿的,高高大大,肥肥实实,全身仅留个花布缝的大裤衩子,水性贼好,就喜欢在水面上扑腾。

    上游漂下个大号西瓜皮,他抓过来扣在脑袋上,这样他追波逐浪的时候绿色斑斓“帽子”就随势起起伏伏。

    游到兴头儿上,他会倚住水流中的一棵树,或者把着桥边处的一根桩,亮嗓道:“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这当儿,追逐在两岸看热闹的孩子们,不高声地呼应“好!”“好……”

    那会儿的刘之野,特别羡慕他,有这么一身“浪里白条”的功夫。

    于是,刘之野萌生了向刘老根儿学艺的念头。

    然而,起初刘老根儿并不愿意传授,他这人有个嗜好,那就是好酒,但做苦力的人哪里能经常买得起好酒呢?

    小刘之野聪明伶俐,很快就发现了刘老根儿的这一喜好,于是他便经常偷拿大伯珍藏的白酒来孝敬刘老根儿。

    当然,这样的行为也让他付出了代价,屁股上结结实实地挨了几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