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深达数尺至人的腰部。从冬季到春季,天气持续阴冷,没有出现晴朗的迹象。飘雪和雨水洒落不断,违反了日历节气。白洋河的河床已经干涸,堆积了白雪和杂木,像是织就了一幅美丽的锦缎。运河无法使用,因此粮饷运输困难,黄河前线的粮饷短缺。幕府军在当地采集蔬菜茶叶,勉强度日。
寒风强劲,黄河一带军情严峻。幕府军秦士奇带队在黄河以南沿岸筑墩,放置火炮,岸墩数量极多且质量完备。多年以后,岸墩的地基依然完好。清朝调集各地军队,从山东省、北直隶抽调八旗军,在黄河沿岸对峙幕府军。
二月,高杰死讯传遍各地,黄得功带领军队抵达扬州城下,威胁当地高营家眷。扬州城幕府军开始防守。初九,史可法得知消息,集结幕府军大队,班师前往扬州,并吩咐徐州李成栋等队伍继续防御黄河。幕府军黄日芳队伍则作为黄河守军,驻守宿迁、邳州一带,随时支援前线。
当时有山东人阎尔梅抵达史可法军前,请求幕府军放弃扬州,转入山东、河北、河南的三省交界处,在这一带流动游走。但史可法拒绝了这个请求,因为幕府军士兵大多源自扬州,家庭财产大多在扬州。史可法表示,如果阎尔梅能在北方召集义军,可以在黄河一带与幕府军汇合。
十五日,史可法抵达大运河邵伯镇,减免了高杰曾经设立的关税,扬州商民都很高兴并赞美史可法。并传令扬州府同知曲从直、幕府中军马应魁,直入黄得功营地质问。黄得功想要分配得到更多的地盘,他要求得到兴化、泰州、通州,包括地盘和盐务权力,但是高营将领并不答应,双方各自准备大战。幕府军支持高营军队。一直到皇帝出面,发出圣旨,由大太监卢九德手持圣旨直达军营,表态皇帝谴责黄得功,于是黄得功才撤走。
三月间,高杰死后,麾下军队分裂成数个派系,其中亲丁队伍大约有三千多士兵,此时都拥护邢氏和世子。高杰妻邢氏担心儿子幼小,不能压众,她知道史可法没有儿子,提出让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民间舆论认为是高杰身死,其妻子软弱无力,无法统辖各派系,才导致这次兵变。邢氏希望将儿子过继给史可法作为义子,互相结盟。
幕府内部讨论,担心大太监高起潜的态度。因为高起潜属于江北提督,皇帝亲信,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