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而是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他指出,刚刚经历灾害,市场上的粮食价格本来就高,如果大规模采购,将进一步推高粮价,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他指示各州县按一半的比例采购,如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则立即停止采购。
尹继善在处理仓储问题时,强调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他提出,不应机械地遵循传统的“存七粜三”原则,而应根据当年的收成情况和市场价格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在歉收之年,若米价过高,可以适当增加粜粮比例;而在丰年,则可以减少或停止粜粮,以保持市场的稳定。
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尹继善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并敢于直言。例如,雍正七年(1729年),尹继善在担任河道总督时,面对浙江总督李卫关于黄河治理的意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治河的关键在于河底的深度而非水面的高低,这一观点得到了雍正帝的高度赞赏。
雍正十年(1732年)冬天,尹继善入京觐见。当时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灾荒,而河东总督田文镜为了夸耀自己的政绩,不顾山东受灾的事实,提议将山东省的粮食调拨到江南用于赈灾。按察使唐绥祖秘密上奏,指出山东本身也受灾,粮食应留在本地。雍正帝询问尹继善的意见,尹继善的回复与唐绥祖相同。雍正帝虽然认为山东确实受灾,但由于唐绥祖是田文镜推荐的,不愿出现意见分歧。尹继善回答说:“臣听说古人有以公宪回报私恩的做法,如果我是田文镜,只会感到感激和羞愧,而不会心生嫌怨。”雍正帝深以为然。不久后,唐绥祖被调入京中,授予太常寺卿的职务。尹继善的直言不仅保护了唐绥祖,也使山东百姓及时获得了赈济。
谈及尹继善的政绩,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在平准平回、统一新疆的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可能是因为他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短暂担任陕甘总督期间,实际任期只有短短八个月,而军需事务主要由黄廷桂负责。然而,尹继善在任期间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清廷正在密切关注准噶尔的动向,准备随时采取行动。
尹继善到任后,积极备战,筹措军需。他下令备战马驼必须膘壮驯熟,并要求各地确保数量充足。他还派人勘察口外的道路及水草分布情况,以确保大军出师顺利。同年六月,尹继善针对准噶尔新换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