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169章 福康安:扞卫帝国边疆的英勇将军(6/11)
爽文的带领下,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并接连攻克了多个县城。

    清廷最初派遣闽浙总督佟佳·常青前往台湾镇压起义,但由于常青的镇压行动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起义军的声势反而越来越大,甚至一度包围了府城。面对这一局面,清廷不得不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七月,乾隆帝改派福康安为将军,与参赞大臣海兰察共同前往台湾平叛。福康安与海兰察率领大军渡过台湾海峡,于同年十一月抵达鹿仔港(今台湾彰化的鹿港),并在登陆后迅速展开行动。福康安选择从新埤进兵,首先向包围诸罗(今台湾嘉义)城的起义军发起进攻。

    在仑仔顶的战斗中,起义军从竹林中出击,试图抵挡清军的攻势。福康安命令部队保持队形,自己则亲自率领精锐的巴图鲁侍卫冲锋陷阵,起义军最终被击败。随后,清军攻克了俾长等十余个村庄,迫使起义军撤退,解除了诸罗城的围困。福康安率军追击至大排竹,通过决溪引水的方式渡过军队,并焚烧了起义军的营地。凭借这一战,福康安扭转了战局,解除了诸罗城的危机,因此被封为一等嘉勇公,并获得了红宝石帽顶和四团龙补服作为奖励。

    到了十二月,福康安继续指挥清军对起义军进行围剿。他率兵从内陆山区搜索至打铁寮等地,并分兵堵截海口及各个重要隘口,以防起义军逃窜。为了避免林爽文在追捕过程中自杀,福康安秘密派出十名巴图鲁侍卫和数百名士兵,乔装打扮后深入山林,最终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在老衢崎成功捕获了林爽文。

    林爽文被捕后,福康安并没有放松警惕。同年二月,他继续督兵前往台湾南部,追剿起义军残部。福康安率领清军追击至台湾最南端的郎峤,并采取水陆并进的方式,最终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俘获了南路起义军的首领庄大田。至此,台湾的起义军被彻底镇压下去。

    在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之后,福康安因其在此次战役中的杰出表现,获得了清廷的高度评价和丰厚的奖赏。乾隆帝赐给他黄腰带和金黄珊瑚朝珠作为表彰,并下令在台湾郡城及嘉义县为福康安建立生祠,以示对他的敬仰和感谢。同时,乾隆帝还在紫光阁绘制了“平定台湾前二十功臣”的画像,福康安位列第四,仅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