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喀(今尼泊尔部分地区)的冲突,是一场关乎清朝边境安宁与领土完整的重大战役。起初,清军在福康安的率领下,迅速攻克了济咙,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仅收复失地,还重创敌军,乾隆帝对此大加赞赏,赐物嘉奖。
然而,乾隆帝并未满足于现状,他深谋远虑,决定乘胜追击,直捣廓尔喀都城,以求彻底解决问题。福康安奉命深入敌境,面对崇山峻岭与恶劣环境,清军克服重重困难,连续攻克多处要塞,迫使廓尔喀国王求和。然而,福康安因轻敌冒进,在热索桥附近遭遇反击,损失惨重,加之环境恶劣,清军士气受挫。最终,在乾隆帝的谕旨下,福康安接受和议,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此役不仅彰显了清军的英勇善战,也体现了乾隆帝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福康安因功受赏,被实授武英殿大学士,并获得多项殊荣,其军事才能与智勇双全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评价。
战后,福康安留在西藏,参与制定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这一章程对于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七、恩宠无二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廷收到了安南国王阮光平(即越南西山朝皇帝阮惠)去世的消息。乾隆帝担心这一变故可能导致安南国内发生内乱,便命令福康安前往广西进行防范。然而,就在福康安准备出发之际,他收到了母亲在京中病逝的消息。由于身处千里之外,且事务繁重无法脱身,福康安只能在任上守孝。在前往广西的途中,福康安自己也不幸染病。乾隆帝得知后,派遣御医前往诊治。福康安在病情好转后,以“安南无事”为由上疏请求返回京城,得到了乾隆帝的批准。乾隆帝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还加封他为忠锐嘉勇公,以表彰他的贡献。
不久之后,福康安被调任为四川总督。在此期间,他还率领金川土司入朝觐见。然而,由于在讨论吉林将军恒秀的罪责时,福康安认为判决过轻,遭到了乾隆帝的批评,认为他有偏袒亲友之嫌。尽管如此,福康安依然在政务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再次被任命为云贵总督。在寒冷的冬季,乾隆帝特赐福康安御用的黑狐大腿褂,以示恩宠。
乾隆六十年(1795年)二月至三月间,乾隆帝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