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攻势,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这也是曾国藩与石达开之间的首次正面交锋。起初,太平军在战场上处于劣势,连连败退。然而,石达开敏锐地发现了双方力量对比中最关键的因素——水师实力差距。为此,他下令仿照湘军战船样式制造新式舰艇,并加强水上作战训练。经过充分准备后,石达开亲自挂帅出征,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斗中连续取得重大胜利,特别是湖口、九江两次战役更是彻底摧毁了湘军水师主力。这场胜利不仅挽救了太平天国西线战场上的颓势,也让曾国藩陷入绝望境地,几乎想要投江自尽。
紧接着,石达开挥师进入江西境内,仅用四个月时间便接连收复了七府四十七县的土地。由于他严格遵守军纪、积极施政为民着想,加之对待知识分子极为尊重,因此赢得了当地百姓广泛拥护。许多原本反对太平天国的知识分子也纷纷转变立场,加入支持队伍当中。短短时间内,石达开麾下的兵力从最初的万余人迅速膨胀至十万之众,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此时,连敌方也不得不承认:“民心全变,大势已去。”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石达开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之际,却突然接到调令返回天京参加解围之战。虽然他在江南大营战役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解除清军对首都长达三年之久的封锁,但却错失了彻底消灭曾国藩及其湘军的机会。
四、出走西南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发生了震惊内外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杀害,上万东王部属惨遭株连。当时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石达开闻讯后急忙赶回天京,试图阻止这场血腥的内讧,并对韦昌辉滥杀无辜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然而,当石达开回到京城时,局势已经无法挽回。由于担心自己也可能成为韦昌辉下一个目标,石达开不得不逃离天京,但他的家人和留在城内的部属却未能幸免于难。
逃出天京后,石达开并没有放弃对抗清廷的决心。他在安徽集结部队,向洪秀全上书请求处决韦昌辉以平息民愤。面对军民的一致支持,洪秀全最终下诏诛杀了韦昌辉。同年11月,石达开奉命返回天京,受到了全体军民的热情欢迎,甚至有人提议尊他为“义王”。尽管如此,石达开并未接受这一称号,而是专注于恢复秩序、稳定人心。他采取了宽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