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284章 曾国荃:晚清铁桶与争议并存的湘军统帅(8/9)
禧太后特别询问了有关法国和越南局势的情况。同年十一月十九日,他获得了“紫禁城内骑马”的特殊待遇,显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

    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曾国荃先是署理礼部尚书,随后不久便被调任两江总督兼办理通商事务大臣。同年夏天,随着中法战争爆发,他被任命为全权大臣,前往上海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进行谈判。然而,在谈判过程中,曾国荃的表现被认为不够强硬且缺乏技巧,他自己也承认不擅长这种外交交涉。最终,在李鸿章的建议下,他擅自答应给予法国五十万两白银作为“抚恤金”,但这个数额远远低于法国方面的期望,被视为“笑柄”。此事不仅没有解决争端,反而让曾国荃受到了朝廷的严厉批评,整个谈判以失败告终。

    中法战争爆发后,法国军队开始侵扰中国沿海地区,朝廷内部对于是和是战争论不休。在这个关键时刻,曾国荃被委以重任,负责整治长江及海上防务。面对复杂的局势,他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利用上海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缓和紧张局势,避免直接与法军发生冲突。同时,他也加强了军事部署,确保一旦战争爆发能够迅速应对。

    在这一时期,朝廷派遣文臣前往沿海各省协助处理军务,这导致了一些省份的地方官员难以完全掌控兵权。对此,曾国荃向朝廷进言,强调权力不能分散,必须集中指挥才能有效应对危机。由于他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朝廷对他格外倚重,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随后,朝廷命令曾国荃派遣兵舰支援台湾,以抵御可能的法军入侵。虽然曾国荃承诺派出五艘兵舰,但实际上只派出了三艘。这种做法引起了朝廷的不满,最终他因此受到了“革职留任”的处分。然而,即使如此,派出的兵舰也未能抵达台湾,其中两艘甚至返回到了浙江海域,并参与了镇海战役,取得了显着战功。随着中法两国迅速达成和平协议,这场短暂而激烈的战争终于告一段落。

    光绪十一年(1885年),朝廷进行了京察(即对官员进行考核),鉴于曾国荃过去的功勋,仅对其进行了轻微的处分——开复处分,这意味着他的职务得以恢复,但之前的处罚记录仍然存在。此后,曾国荃继续担任要职,并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成功平定了合肥西乡刘文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