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285章 李秀成:从贫苦农家到太平天国的忠王(10/15)
业生产得到了显着恢复和发展。

    除了农业方面的改革,李秀成还积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他鼓励经商活动,并提供资金支持给那些缺乏启动资金的人们。这种做法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也吸引了大量流民前来定居。据记载,当时的苏州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市场上货物充足,人口密集,甚至比战乱前还要繁华。

    然而,正当太平军在苏常战场取得一系列胜利之时,湘军却加紧了对安庆的围攻。为了应对这一危机,洪秀全决定发起第二次西征,目标是会攻武汉以解救安庆。根据计划,陈玉成将从长江北岸进入湖北,攻打武昌北部;而李秀成则负责沿长江南岸经江西入湖北,进攻武昌西南部。两路人马原定于1861年4月在武汉会师。但实际上,由于英国的干涉以及南路军未能按时到达,陈玉成不得不提前撤回安庆。与此同时,尽管李秀成在6月份成功攻下了武昌,但由于得知陈玉成部队遭遇失利的消息,他也选择了撤军,放弃了原本的作战计划。

    李秀成对西征的消极态度引起了其他将领们的不满和指责。许多人认为,正是由于他的撤退导致了武汉会师计划的失败,进而影响到了整个战役的结果。特别是当安庆最终失陷时,许多人都将责任归咎于李秀成的行为。9月份,李秀成重新调整部署,回师江西并进入浙江,最终在年底攻克了杭州。

    随着陈玉成的牺牲,李秀成成为了太平天国中最具实力的地方领袖之一,掌控着苏南和浙江的大片区域。然而,这也引发了洪秀全的猜忌。为了削弱李秀成的力量,洪秀全开始广泛封赏李秀成手下的将领为王,试图通过分散权力的方式来限制他的影响力。面对这种情况,李秀成虽然采取了一些对抗措施,但很快外部的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与清军的斗争上。

    九、抗击英法

    太平天国建立后,秉持“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的理念,对外国人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态度。1853年春,当英国公使兼香港总督文咸访问天京时,太平天国向他正式通知,允许英国人来华经商,但警告不得再贩卖鸦片,并且不承认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然而,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以及《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开始支持清政府共同对付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