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白。这一职位不仅是当时最高级别的贵族职位,也象征着秀吉在朝廷中的权威达到了顶峰。在获得关白职位后,秀吉进一步加强了对日本各地的控制。
天正十四年(1586年)九月九日,秀吉被正亲町天皇赐予新的氏名“丰臣”,成为继“藤原氏”、“源氏”、“平氏”、“橘氏”之后的第五大氏。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秀吉就任太政大臣,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政治上的地位。为了加强与德川家康的关系,秀吉将妹妹朝日姬嫁与家康,并将自己的母亲大政所送回家康处作为人质,从而确保了德川家康的忠诚。
天正十五年(1587年),九州大名大友宗麟请求秀吉支援,秀吉随即派遣丰臣秀长率领大军进攻岛津氏。通过一系列战役,岛津氏最终被降服,并被分配到萨摩和大隅两国。同年,秀吉颁布了禁止基督教传播的法令,开启了日本的禁教锁国政策。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秀吉在天正十六年(1588年)实行了“刀狩令”,收缴民间武器,实施兵农分离,这一政策有效地加强了对武士阶层的控制。从天正十七年(1589年)到天正十八年(1590年),秀吉发动了小田原之战,最终消灭了后北条氏,基本上实现了日本的统一。
在小田原之战中,秀吉率二十万大军进攻后北条氏,攻陷了北条氏的多个支城,并逐渐逼近小田原城。最终,北条氏政、北条氏直父子开城投降。战后,秀吉重新划分了各大名的领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日本的统治地位。
天正十九年(1591年),秀吉将关白之位让给外甥丰臣秀次,并自称为太阁。同年,他还发动了平定九户政实之乱的战役,派遣了蒲生氏乡、浅野长政及石田三成联同东北地方的大名平定了叛乱。此外,秀吉还命令茶人千利休切腹自尽,但具体原因至今仍不明朗。
八、征伐朝鲜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国家迎来了相对和平的时期。然而,秀吉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怀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他的目标首先是征服朝鲜,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印度。这一野心在文禄元年(1592年)付诸实践,秀吉派遣14万大军征伐朝鲜,其中以西日本诸大名为主,由宇喜多秀家担任元帅,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为先锋,九鬼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