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贵族和反叛首领、粟特人阿克雅提斯的家眷,并且一改其在此地区的残酷风格,接纳战俘,并且打算正式迎娶阿克雅提斯的女儿罗克珊娜。阿克雅提斯得知消息后,亲自上门投降,至此东方行省的战役彻底结束。亚历山大以盛大的婚礼迎娶罗克珊娜为妻。他试图将马其顿希腊人和亚洲人融为一体,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世界之主。他将3万名亚洲男孩训练成希腊式的战士,授予赫费斯提翁波斯式的头衔和职位。
亚历山大明白,仅靠马其顿人和希腊人的军事力量,是无法统治广袤的帝国疆土的。随着征战的胜利,统治地区的扩大,亚历山大在东方建立了许多要塞城市,并且都用亚历山大命名,派兵驻守。此外,他越来越多地沿袭波斯帝国及其各地的旧制,擢用东方的降臣,招募当地人补充军队。亚历山大采用了东方豪华阔绰的礼仪,头戴波斯王冠,身穿米底绛袍,并要他周围的臣民向他行匍匐礼,下跪磕头。这些做法在马其顿的将领和士兵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不满情绪后来演变为反亚历山大的“阴谋”和哗变。亚历山大用极其严厉的手段惩办军中的反对者,甚至不惜诛杀一些战功卓着的老将和近臣。曾经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中救过亚历山大的克利托斯,因为讽喻亚历山大,被他在宴会上亲手用矛刺死。老臣帕曼纽和他的儿子菲罗塔斯,亚里斯多德的外甥、历史学家卡利斯特涅斯都先后丧生。亚历山大的这种做法在马其顿和希腊远征军内造成了越来越大的裂痕。
六、止步印度
在征服了整个波斯后,亚历山大本可以返回家园,重新筹划新领土的统治方法。然而,他的征服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前327年,亚历山大继续挥军越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印度。
亚历山大率领的军队在进入印度后,迅速推进到了印度河以东的海达斯佩斯河。在这里,他遇到了印度国王波拉斯的军队。波拉斯的军队装备了战象,这是一种亚历山大从未见过的武器,给马其顿军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然而,亚历山大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灵活的战术,最终在海达斯佩斯河会战中击溃了波拉斯的军队。
在这场战役中,波拉斯的军队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战象的加入使战场形势更加复杂。亚历山大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