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无法胜任这项工作。1899年,爱迪生开始研发碱性电池。事实证明,这是爱迪生最困难的项目之一,他花了十年时间才开发出实用的碱性电池。当爱迪生推出他的新型碱性电池时,汽油动力汽车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电动汽车越来越少,主要用作城市中的送货车辆。尽管如此,爱迪生的碱性电池在铁路车辆照明、信号灯、海上浮标和矿灯方面还是非常有用的。与铁矿石开采不同的是,爱迪生十年来的巨额投资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蓄电池成为爱迪生最赚钱的产品之一。此外,爱迪生的工作还为现代碱性电池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911年,爱迪生在西奥兰治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工业企业。多年来,围绕着最初的实验室,爱迪生建立了许多工厂,整个综合体的员工人数已达数千人。为了更好地管理运营,爱迪生将他为自己的发明而创办的所有公司合并为一家公司,即托马斯·爱迪生公司,由爱迪生担任总裁兼董事长。此时,爱迪生已经六十四岁,他在公司和生活中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爱迪生将实验室和工厂的日常运营更多地交给了其他人,自己则更多地关注战略决策和长期规划。实验室本身也减少了原创性的实验工作,转而更多地改进爱迪生现有的产品,如留声机。虽然爱迪生仍在继续申请和获得新发明的专利,但开发改变生活和创造产业的新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
三、战争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全球冲突不仅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还对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这场战争中展现了他卓越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战争切断了欧洲的供应链,石炭酸(苯酚)出现了严重短缺。石炭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和炸药的生产。面对这一危机,爱迪生迅速设计出一种国产石炭酸的制造方法,并在一个月内实现了每天生产一吨石炭酸的目标。这一壮举不仅缓解了国内的物资短缺,还展示了爱迪生在紧急情况下的高效执行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1917年,爱迪生的巨型西奥兰治制造厂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大火,几乎摧毁了整个工厂。这场灾难给爱迪生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他并没有被击垮。几乎在余烬熄灭之前,新的建筑就开始从废墟中拔地而起。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