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72章 李如松:从少年到名将的传奇一生(3/7)
一统日本之余威,出动九军共15万大军攻击朝鲜。四月十三日凌晨,侵朝日军渡过对马海峡在朝鲜釜山登陆,万历朝鲜战争(又称壬辰卫国战争、壬辰倭乱)爆发。

    当时统治朝鲜的李氏王朝,党争不断,武备松弛,已经“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数没有城防。日军攻势凌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朝鲜三都(京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军一直挺进到鸭绿江南岸。丰臣秀吉不仅要求明朝政府承认日本以大同江为界占据朝鲜,同时还威逼琉球、菲律宾等明朝属国臣服。消息传来,明廷一片哗然,主战派认为必须出兵支援朝鲜,而主和派则认为朝鲜过于软弱,一触即溃,只会向明朝求援,建议仅让朝鲜国王及随从百余人过鸭绿江避难,而不出兵。经过激烈的争论,万历帝最终决定出兵朝鲜,以维护明朝的尊严和领土安全。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三千人抗倭,但在进攻平壤的过程中中伏,副将史儒战死,部队损伤惨重。祖承训侥幸逃生,这一失败使明廷更加意识到必须派出更为强大的军队才能扭转战局。

    十二月,神宗命刚刚结束宁夏战斗的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统帅蓟、辽、冀、川、浙诸军,克期东征。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总兵,一同前往。李如松深知此次出兵朝鲜的重要性,他迅速组织各路兵马,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二十五日,明军在李如松的带领下,誓师东渡,浩浩荡荡地开赴朝鲜战场。

    誓师仪式庄严肃穆,李如松在仪式上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激励将士们为国效力,保家卫国。他强调此次东征不仅是支援友邦朝鲜,更是扞卫明朝的尊严和利益。明军将士士气高昂,纷纷表示誓死效忠,不辱使命。

    李如松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在这次誓师仪式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不仅精心准备了誓师词,还亲自检查了部队的装备和物资,确保每一名士兵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明军的出征队伍包括步兵、骑兵、炮兵等多种兵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显示出明朝军队的强大实力。誓师仪式结束后,李如松立即指挥部队出发,沿鸭绿江向朝鲜境内挺进。

    四、平壤鏖战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六日,明朝东征军兵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