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441章 锣鼓旗帜(下)(2/4)
锣鼓手、掌旗手之外还有五名吹鼓手,吹鼓组有号角三只、唢呐三只,在战场上这些东西用不着,主要是在战场之外用。他们在打仗的时候是作为锣鼓手的替补用,毕竟锣鼓手太耗体力了,所以要搞一些替补的。

    铁营三营一协中,后勤协没有直属部队,包括后勤协下属的辎重营也没有直属队,甚至连辎重营坐营都司邓永坤连设置将旗的资格都没有。

    辎重营名义上虽然是一个营,但实际地位还是“部”,辎重营的旗帜用的依旧是“部”级的白色三角旗。当然,中营的坐营都司李子建一样也没有设置将旗的资格。

    王铁的本人直属部队中设置有一个旗鼓队,作为铁营的最高统帅自然是得有一支旗鼓队的。加上前三营的三支旗鼓队,铁营总共有四支旗鼓队。

    锣鼓指挥部队很简单,在战场上敲鼓声就是前进,敲锣声就是撤退,在过去铁营的锣鼓指挥就是这么的简单。徐安来了之后将这个锣鼓指挥方法给正规化了一下。

    敲鼓声还是前进,不过要分怎么个前进法,比如说敲小鼓的话那就是踏步前进,如果是敲大鼓那就是跑步冲锋了!

    还有这个鼓点节奏也有一些讲究,前线的军官和士兵要学会听鼓点声,根据这个鼓点声的快慢来调整前进的速度快慢,最好是步伐要和鼓点声配合,如果达到那种“人鼓合一”的境界,呼吸声和鼓点都能配合的话就更好。

    铁营要是能够练到通过鼓点调整速度就已经是精锐,练到鼓点和步伐配合那就是精锐中的精锐,至于呼吸和鼓点声配合那估计是不太可能。

    这个敲锣也有一些讲究,如果敲锣只是撤退的话那锣的作用就有些浪费了,锣一敲一下代表着停止,在部队停止之后再接着敲锣就代表着后退,敲第二下代表着后退十步,以此内推。如果是锣声比较密集紧促那才是代表着撤退。

    锣鼓总的来说比较简单,在这套指挥体系中真正比较复杂的是令旗的指挥。

    令旗的指挥涉及到旗语这个东西,训练一个锣鼓手最多就是两三天的功夫,而训练一个掌旗手教会他们旗语的话没个十天半个月学不会,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锣鼓最多就只能指挥前进和后退,而令旗不仅能指挥前进后退还能指挥左右迂回等等一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