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441章 锣鼓旗帜(下)(3/4)
所以为了完成这些复杂的战术操作就得搞出一套旗语出来。

    部、司、哨\/队这三级建制的队旗同时也是令旗,哨队这一级的队旗不做指挥用,因为这一级的长官直接用喉咙指挥下面的基层军官没有问题,所以这一级的队旗更多是作为向上反馈用。

    哨队这一级处于战场的最前沿,古代有没有无人机等空中侦查装备,对于敌军的近况只有在战场最前沿的哨队一级最清楚,所以哨队一级的队旗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向上一级的“司”反应情况。

    “司”一级接受到哨队一级的旗语信号之后便向“部”一级反馈情况,以此类推一直反馈到王铁的中军去。

    在整个旗语指挥系统中,每一级的掌旗手只接受上一级和下级的旗语反馈。比如哨队一级只接受“司”一级的旗语命令,不接受“部”级的命令。

    同样的道理,营一级的掌旗手只接受“部”级掌旗手的反馈信息,不接受“司”一级的反馈信息。

    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旗语指挥系统的紊乱,要是越级接受指挥或者反馈指不定得乱成什么样子,那这仗就没法打了。

    营一级的令旗是五个,为什么这么多呢?!这主要是五个旗子代表着前后左右中五个方位,哪支部队在那个方位就接受那个颜色的旗帜指挥。

    以上便是整个旗鼓指挥体系,别看这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可就难了。

    营级以下的部司哨队各设一到两名掌旗手,这些掌旗手在战场上紧紧的跟着军官一起行动,军官走到哪里掌旗手就跟到哪里。

    掌旗手要随时看着上一级单位的指挥信息和下一级单位的反馈信息,随时要将接收到的信息反馈给各级指挥官。

    这就很考验掌旗手的眼神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语音表达能力,如果眼神不好看错了旗语或者是说不清楚亦或者是信息太多给搞懵逼了。这样一来害的就是整支部队了,甚至会影响到整体的战局。

    所以在选择掌旗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首先选的是视力好的人,再就是脑子一定要机灵那种。

    为此徐安在铁营几千号人中挑了又挑才勉强挑出一批合格的掌旗手出来,徐安将铁营的作战部队交给他的教导队操练,自己一个人带着这几十号掌旗手单独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