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的位置正好横在山东与辽东板块之间,刚好封住了整个渤海湾。
在这一片区域基本上是东江水师说了算,也就是毛大帅说了算,北直隶、山东这两个省的士绅、勋贵、宗室要想搞点走私什么的,那就必须得和毛大帅搞好关系才行。
所以毛大帅便借着这个地理优势一边给朝廷写假塘报忽悠朝廷,时不时砍几颗难民人头交差,然后另一边便和这两个省的士绅一块合伙搞走私做生意。
当然,毛大帅搞走私并不是给自己腰包里赚钱,而是要养活东江那几万兵和十几万难民,仅凭东江镇那几个小岛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所以毛大帅才会干这走私的买卖。
毛大帅虚报兵饷是不假,但毛大帅也是为了能向朝廷多要一些钱粮来养活难民和士兵,毕竟这朝廷的钱粮与其被贪官给吞了,还不如给毛大帅多养活几个难民来的实在。
就这样毛大帅一边靠着走私一边靠着朝廷粮饷的接济,勉勉强强的将整个东江镇给维持了下去。
可是好景不长,朝廷也逐渐发现了东江镇的问题所在,因为毛大帅塘报里面呈报的战绩吹的太吓人了,朝廷上上下下也不是傻子自然是看出问题来。
再加上东江镇的存在实际上并没有对鞑子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顶多就是骚扰一下而已,对整体战局的影响其实没有多大。
其中最大的原因则是朝廷供应不起东江镇的粮饷了,朝廷一年供应东江镇的粮食差不多是二十万石、白银二十八万两。
这么多钱粮养出来的一个军镇居然对鞑子丝毫用处都没有,于是朝廷在天启六年的时候有了移镇的想法。
就是将东江镇给移到辽南的旅顺、复州一片去,让毛大帅去辽南屯田,用屯田来养活东江镇军民。
这让毛大帅知道了岂能同意?!
且不说东江镇移镇辽南之后会直接面对鞑子的攻击,就说这走私的巨大利益毛大帅也不会放弃,毛大帅走私赚来的钱虽然大部分养兵民,但是自己肯定也捞了不少,要他放弃这么大一块肥肉他绝对是不会干的。
于是毛大帅就和他的上司登莱巡抚武之望给干了起来,武之望也就是后来的陕西三边总督,最后的结果居然是武之望被毛大帅给干走了!
这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