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守法见状赶紧下马抱拳还礼道:“中丞大人且下去休息,接下来的战事交给属下!属下定不负中丞大人所托!”
“嗯!”
练国事答应了一声之后便调转马头向中军后方退去,孙守法见练国事走后赶紧从选锋中挑出十名好手来去保护练国事。
“你们几个听着!把中丞大人给我保护好了!中丞大人要是少了一根毫毛,老子饶不了你们!”
“属下遵命!”
安排到练国事的安全问题之后孙守法吹号召集手下的千总和把总来中军议事。练国事为什么选择战前离开中军呢,就是为了给孙守法腾地方。
如果练国事在中军的话那么这些千总、把总都是听练国事的,毕竟练国事才是抚标营的一把手,孙守法这个中军坐营官只是协助练国事的副手。
有些东西名不正则言不顺,孙守法要是在练国事在场的情况下越过他指挥军队那就是不知上下尊卑,军中最讲究的就是尊卑秩序,如果连巡抚和中军都不讲究这些怎么能让下面的弟兄服气呢?!
所以练国事很知趣的离开了,毕竟练国事这个文官也不懂行军打仗,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干,这一点练国事做的还是不错的。
不像有的督抚一样,自以为看过两本兵书就来干涉武将的军事指挥,到头来的结果就是动不动打败仗。
还别说像这种类型的督抚有明一代可不少,明军的一些重大军事失利就与文官干涉指挥脱不了干系。
当然,本身这种以文御武的外行领导内行的制度就是错误的,这种已经长歪了的树能结出什么好果子呢?!
练国事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还有一重隐晦的原因,那就是万一打了败仗,他练国事可以把锅全部都甩到孙守法的头上,到时候他练国事就可以把干系撇的干干净净。
抚标营的千总和把总来到中军之后,孙守法与他们交代了几句,随后便让他们回到战斗岗位上准备战斗。
砰!——
待这些抚标营军官回到战斗岗位没多久,中军的一声号炮声就响了起来。
就在抚标营中军的号炮声一响,位于抚标营阵前的炮兵司的官兵便推着炮车扛着火药桶和铁砂桶往前压进,与炮车一同前进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