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重塑大唐 > 第359章 皇位之争(1/4)
    李儇驾崩后的第二天,皇后身着素服,面容憔悴地坐在寝宫之中,无奈下达了一道懿旨:“着宰相孔纬召集百官,共商继嗣之事。”

    孔纬因此前辞别病榻中的妻子,一路疾驰追到宝鸡,舍身救驾而备受赞誉。

    李儇特赐给他“扶危启运保义功臣”的封号,并赐予食邑三千户,同时还给了他十次免死的机会。

    如今萧遘和裴澈这两位宰相一死一贬,朝堂之上权力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孔纬已然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

    关于皇位人选,实际上早在李儇昏迷不醒的当日,朝中诸位大臣便已开始暗自盘算。

    建王李震不幸于去年流亡途中离世,而益王李升年仅七岁,年龄尚幼,显然难以承担国家重任。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众位大臣们做出了一个决定:首先将李儇的儿子从皇位继承人的名单中剔除出去。

    而僖宗一共有八个兄弟,在他去世之后,真正有资格争夺皇位的只有四个人,分别是排行第四的李侃、第六的李保、第七的李杰以及最小的弟弟李倚。

    按照常理来说,能够掌控六镇数十个州郡之地,拥有数不清的钱粮物资,并掌握着数十万大军兵权的李侃无疑应该成为皇位的最佳继承者。

    然而无论是掌握禁卫军大权的杨复恭,还是操纵朝廷百官的孔纬,却都毫不犹豫地把李侃当作第二个需要排除在外的人。

    接下来被淘汰出局的则是年仅十八岁的睦王李倚。

    原因很简单,这位年轻的亲王在前两年曾经遭受过一场严重的惊吓,导致精神状态有些不太正常,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疯疯癫癫。

    如此一来,剩下的两位皇位继承人就只剩下老六李保和老七李杰了。

    李保于咸通十三年获封吉王爵位,他不仅品性纯良宽厚,还深受群臣爱戴,并在朝堂之上拥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李杰,则在咸通十三年被册封为寿王,乾符四年时出任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及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等要职。

    由于李杰与李儇为同一母亲所生,再加上这几年一直追随在李儇左右,平日善于谋略和经营之道,与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杨复恭等人交情匪浅。

    这般形势之下,有关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