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屑是从顾二牛那里找来的,平时在家都被顾婶儿拿来点火了,现在全给顾宁了。
顾宁栽培平菇想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棉子壳、玉米芯、麦草粉、甘蔗渣、豆秸、玉米杆或树叶等作为栽培平菇的主要培养料。
因此,另外一排用的材料是玉米芯和棉籽壳,这都是农家常见的东西。
现在这些东西都被顾宁利用起来了。
一个个圆柱体的袋子都被顾宁详细的写了编号。
在这些小袋子里,被都顾宁埋进去了野生平菇的菌丝体或菌盖残体,等他们慢慢长大。
顾宁每日给菇房通风,喷水,一天三遍的观察,终于有菌丝的菌包开始慢慢有小菇冒出头来。
之前采集回来的大一点的菇开始慢慢成熟,顾宁忍着馋没有打牙祭,就是为了收集菇种。
顾宁把成熟但还未散落孢子的平菇,菇盖下部的孢子会逐渐变成黑色,这表明平菇已经成熟,可以进行菇种的收集。
收集菇种需要准备干净的容器,最好是玻璃瓶或塑料盒子,要确保容器干燥和无异味,目前没有就用坛子了。
轻轻拧下平菇的菇盖,将菇盖放入准备好的坛子中,注意不要将过多的杂质或其他异物掺杂进去,以保证菇种的纯度。
收集好的菇种保存的话要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避光的地方。
但如果种的话这步就可以直接省略了,顾宁把来之不易的菌种再次投入生产。
又是几天耐心的等待。
好在结果不是那么差强人意,有一多半的都出菇了。
少部分没出的料包也很有价值,顾宁把编号记下来,对照自己的本子查看当初记录的配料和水分比,而后才能不断进行调整。
独木难成林。
顾宁从菇房里出来,洗洗手换了身衣服,背着小竹篓出门找外援了。
他有想法,有材料,但是没有人手。
村长家。
顾世昌对顾宁的到来表示欢迎,因为每次顾宁来找他必然是有了新点子。
顾宁这次来,是来买东西的。
他要向全村收购野生平菇,以及平菇周围的土壤。
“我听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