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369章 汉代的学校(1/3)
    不仅如此,徐庶还惊奇的发现县城之中居然还有官府开办的学校。

    这个时代,不是没有学校。

    汉代的学校分为两种,其一为政府开办的官学,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中最重要的是太学,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

    太学为汉武帝时期,在都城长安设立的学校。

    当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后,开办太学。

    地方官学主要是指郡国学,也以学习儒经为主。

    当然除了学习儒家经典外,亦会辅助学习其他科目。

    汉代还有一些专科类的学校,比如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世界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是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私学则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书馆相当于现代的小学程度,主要学习基础知识。

    经馆则是后世书院的前身。

    无论哪种私学,都需要缴纳大量的学费,普通百姓以及一些寒门子弟基本是上不起私学的。

    有些寒门为了一个愿景全家省吃俭用,倾家荡产的供孩子上学,只为博一个出路,最终也不过是梦幻泡影。

    在察举制盛行,更注重门楣家世的东汉末年,这样通过私学进入官场跨越阶级的百不存一。

    太学虽然由政府补助,不收取学费,但是入学条件非常苛刻。

    首先,必须年满十八岁,并且在当地德才兼备,有好的名声。

    其次,直接由九卿之一的太常直接在京城挑选,或是由各郡的最高行政官如郡守、刺史等举荐。

    无论是哪种方法,基本杜绝了平民百姓和寒门子弟入学的资格。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能越过权贵子弟、王侯后裔以及世家豪绅的孩子,推荐平民士子和寒门子弟的高官,不是没有,确实是凤毛麟角。

    而幽州政府开办的学校与大汉的官办学校与私人学校完全不同。

    这里的学校只要孩子年龄合格,并且有幽州百姓的身份证明,都能进入学校学习知识,甚至女孩也能上学。

    不仅如此,入学的孩子,学校每日免费提供早饭与午饭,这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