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官辅佐对方,将鲜卑占据的蒙古高原视作自己的郡县管理。
汉和帝刘肇对内宽和爱民,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减免赋税、赈济灾民、重审冤假错案、安置流民。
对外兵略妥当,使“齐民岁增,辟土世广”,缔造“黎元宁康,万国协和”的局面。
在他的治下,垦田面积达七百多万顷,为东汉之最,人口达五千余万人,亦是东汉之最。
东汉因此国力达到全盛,时人称颂“冠斯往代,奄有万国”,史称“永元之隆”。
在汉和帝一朝,蔡伦改进军械,并革新造纸技术。
有如此强盛的国力作为支撑,鲜卑一族只能忍气吞声的低调做人。
然而,好景不长,汉和帝英年早逝,大汉的国运也因此开始走下坡路。
自汉和帝之后的历任皇帝,都无法处理鲜卑的问题。
鲜卑发现汉朝开始不再武运昌盛后,也与其他游牧民族一般开始了时叛时降之路。
到了东汉中后期,鲜卑出现了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名为檀石槐。
虽然其父投鹿侯是鲜卑的首领,但是那时鲜卑的继承制度并非绝对的父死子继,既有兄终弟及,也有各部落联合推举。
檀石槐自幼在外祖父家长大,为人勇敢健壮,富有谋略。
他曾经在年少之时,单枪匹马的帮助外祖父追回被其他部落抢走的牛羊马匹而备受族人的敬畏与信服。
成年后,檀石槐吸取汉人的部分经验,制定法令,审理诉讼,没有人敢违犯。
父亲投鹿侯死后,檀石槐毫无争议的被整个部落推举为鲜卑族新的首领。
檀石槐成为鲜卑首领后,立刻开始组建王庭,在弹汗山上组建了鲜卑历史上第一个王庭,并以此为根据地开启了壮大鲜卑一族的进程。
檀石槐招兵买马,积极训练将士,数年之后,变得兵强马壮起来。
附近的中小部落尽皆臣服,没有归顺的,也被檀石槐率军屠灭。
在这一过程中,鲜卑在檀石槐的率领下,北面抗拒丁零部落,在东部击退扶余国的进犯,向西攻占了乌孙国的大片领土。
在感受到大汉早已时过境迁,日暮穷途时,开始派遣军队骚扰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