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412章 北魏不同于五胡十六国的长盛密码(2/3)
走飞狐陉,而是重新开凿新的道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偷偷穿越太行山小道,兵临平城,拓跋氏第一猛将拓跋虔因此战死。

    但是那时候整个幽州基本都在后燕的掌控之中,慕容垂率领的军队可以轻松的进入太行山脉。

    当北魏击败后燕,控制了大部分河北之地后,迁都平城就迫在眉睫了。

    因为当时的北魏都城盛乐靠近阴山,别说距离中原了,就是距离河北各郡县,那也是相当遥远。

    在北境立国,需要第一时间控制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天下屋脊的太行山,以及富庶肥美的华北平原,定都盛乐就不太合适。

    因为距离核心区域太远了,显然平城就更为合适。

    无论是并州、冀州北上还是幽州西进,都需要经过这里,而且一旦平城遭遇危机,他们还可以迅速从盛乐的大本营调集军队前来救援。

    当时有人建议迁都邺城,拓跋珪甚至一度有些意动。

    因为邺城无论是经济、文化、农业、商业、人口等各项指标都远超平城,而且还是经历过历史考验的古都。

    自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占领邺城后,开始按照王都规格大规模修建,并将这里作为统一北方,兼并各诸侯与各部落的根据地。

    曹操为扩大邺城的规模,先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铜雀、金凤、冰井”三台,建置了大型官营手工业作坊,开设了专门用于商贸流通的商业市场,邺城迅速成为整个华夏文化、经济中心之一。

    开启了它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的序幕。

    曹丕代汉建魏后,虽然移都洛阳,但是邺城仍然作为魏国的北都而存在,曹魏宗室的家人以及在外镇守将领的家属基本都迁居于此。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为了控制曹魏的宗室,防止他们有异心,基本把宗室所有的人都迁到邺城进行看管。

    从公元204年到577年,邺城作为都城长达370余年之久,故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称誉。

    它与江南的建业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建业是三国时期吴的都城,邺城是魏的都城,建业是“南六朝”的都城,邺城是“北六朝”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