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51章 心存感激(2/4)
处理它。”

    “为什么?”  王贲皱眉反问道。

    秦长青接着道:

    “因为在实际上秦国对于天下并未像表面看上去控制得如此牢固。此外,当地的豪门家族与学者群体,原本即反秦之心甚切。如今连想让他们为秦服务都困难重重,怎么让他们参与编修书籍呢?”

    在和平时期的修订书籍与混乱时代的修订典籍,其实各自代表不同的内涵。

    书籍乃文化思维的具体表现。

    回顾史实,历代太平盛世中的修书工作其实都是基于旧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发展的新成果,然而被称为太平盛世修订著作的前提往往是当朝统治已经获得了大部分土地拥有者和社会上层集团的认可和支持。而在这样的盛世时期中,为了更加巩固国家的稳定性和强化其统治力度,便会启动大规模的思想统一运动,这就引出了“盛世修订书籍”的理念。

    然而秦国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秦国是在一片废墟中重建,开创了一种全新体系。

    只是秦国所建立的新机制并未充分展露出令民众信服的核心理念,这就造成了现今各地普遍抗拒秦国的现状,甚至包括朝廷内的高级官员在内。

    这些官僚们的治理理念仍然停留在上古王朝的传统观念之中,

    以为世家和贵族应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

    因此现在的朝中官员们和世家大族追求的利益本质上没有区别。

    军功爵制逐渐解体的现象不仅是因为秦国缺乏可赏之地以资激励,或许更是先前那些成功者为确保家族长期垄断权位有意识地削弱后来者的晋升途径所致。

    这种局面之下,秦国的事业怎能一帆风顺?只能慢慢地寻找出路!

    这也是博士学院失败的原因之一。

    当时的百家学者根本不想参与秦国的改革任务。始皇寄希望通过联合众家来塑造新的国家灵魂。但是,考虑到还有如李斯等法学者在朝中反对的情况存在,无论外部内部矛盾皆是棘手问题。即使是拥有卓越领导力的始皇也没有办法实现全国性的思想统一。而事实上他自始至终都意识到,那些学者并非出于真诚加入这项改革。

    于是,博士们逃走就成为了不可逃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