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请求见面。
但是,这次来访的是名叫王平之人。
“有意思!”他笑着开口说道: “一个多个月前曾向城里大家族发送大量邀柬寻找优秀人士相助,但是回应者很少,我被罚 反思长达一个月之久后刚回到公务,却发现突然有很多登门求助的。”
“莫不是这一个月,我静默,竟使得这尚书署变成宝物?”
“真是出乎预料!”
长青
数日后,于宫内。
弋恭敬说道:
“陛下,臣已按旨意,将天网司事务全部交接给陶舍,历时十日有余,陶舍已熟记各项流程职责,确实胜任力更胜于臣,臣退后,陶舍必能更好地协助陛下处理政事,必不会负君厚望。”
“恭喜陛下调配人才。”
嬴政搁笔于案侧问道:“你既然执意退出一线,朕也不过多挽留,多年伴随左右,确实该适当休养一阵了。”
“今日陶舍不在。”
“那我就多留你片刻。”
“尚书司近况如何?”
弋低应:“陛下,目前尚书司状况正常,然近日来,十皇子将原来之尚书仆射降职为地方官员,并启用新臣华寄的儿子华要为尚书仆射,且增设了一个新职位考工令,由郑国儿子,名为郑如的人担任,根据情报,在郑如找十公子之前的几天中, 有消息称郑国曾对儿子留下指示。”
另据了解,王府的王平也在那天造访过十公子,最终任命是郑成为考工令, 王平的儿子则成为小吏。“
但……”他顿了顿,“根据收集的民间反应显示,近期尚书司口碑下滑厉害,其中尤以过度驱使劳力最令人生恶,民间怨气鼎沸。此外对于农派和墨派,更是变本加厉地鞭策,造成了不少人非正常去世的情况。虽然已经替换过尚书仆射,但是情况并未见改善, 事实上更恶化了。”
听罢此报,嬴政脸色未露波澜,心中反而有所赞同。
他非常清楚尚书司正在实施的目标,也熟知秦长青的决心;他深知农派与墨门实则难当重用,以前他也发现秦在人才运用上缺乏经验。尽管他在咸阳吸纳了大量才智之士,但他们是否真心归顺,仍然存疑。只有亲近可信者才能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