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867章 李景隆出征(2/3)
再把兵部左侍郎,换成和自己不对付的刘隽,此举似有深意啊。

    “都察院右都御史,刘观。”

    此刻的任命流程已经走到都察院。

    除了李仕鲁仍担任左都御史外,刘观同时被任命为右都御史。

    新的都察院结构改组后,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不再有上下级之分,而是各管一摊。

    左都御史主管朝臣,地方文官,而右都御史则是盯着地方卫所,乃至五军都督府。

    双方职责虽然不同,但职能一样,俱是‘核一切不法事,风闻奏事’。

    而这个刘观,和苏谨也有点不大对付。

    苏谨这个孤臣,在朝中倒也有几个朋友,比如任亨泰、李仕鲁、郑赐。

    任亨泰这次没有变动,还是大理寺卿,左少卿却是那个出使李朝的齐源。

    但他这几个所谓‘好友’,却管不到他,或者说,帮不到他什么。

    无论是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还是工部,都在朱棣的安排之下,和苏谨‘文武’隔离起来。

    反而在军事管制上,用了徐增寿、刘隽、刘观这些和他不对付的人。

    说实话,就连苏谨自己,都看不懂朱棣有什么深意。

    若说是小孩子置气,那未免把朱棣瞧的有些小了。

    可若是对方忌惮自己,显然也说不通。

    朱老四若真的忌惮自己,只需将自己辽东总兵官的职务一撤就行,何必这么麻烦?

    六部天官的位置调动完毕,接下来就是一些‘微调’。

    中书舍人职位取消,正式改为翰林待诏,且待招翰林再非一人,而是十数人轮值。

    陈显的位置也就此‘一落千丈’,再非那一根独苗。

    不过朱棣显然更信赖陈显,所有翰林待诏俱归他统配。

    户部下的农阁寺、吏部下的医阁寺、礼部下的学阁寺,暂不做任何调动。

    毕竟朱棣心里清楚,这几个部门可是做实事的,决不能随意安插,不然很容易出乱子。

    无论是医疗、学校的改革,还是农业新种的推广,都是朝廷重中之重的政策,决不能随意掣肘。

    负责这些事务的人,除了陈亚外,首助官依旧是苏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