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遇到袭击,只要不是成规模的军队,苏谨就能安全撤离。
这辆房车全大明目前只有两辆,一辆是苏谨所乘,另一辆,则在皇宫后院停着。
也唯有这两辆车的权限,在大明横行无忌,可以直通皇宫。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苏谨算是凑齐了,就差一个加九锡,他就可以造反了
满朝的文武始终不懂,就算苏谨在靖难的时候立下不世之功,但陛下凭什么就这么信任他啊?
淮西二十四勋的功劳不够大吗?最后还不是被洪武爷砍瓜切菜般,几乎杀的干干净净?
翻遍史书,凡大功者,最后得善终者又有几人?
可这个苏谨就奇了怪了,明明行事极度嚣张,为什么却不见陛下忌讳?
他们却不知道,在他们的印象中,陛下这皇位是靖难所得。
但唯有朱棣清楚,这皇位是他侄子心甘情愿让给他的。
百官担心的是苏谨野心膨胀,谋权自立。
但朱棣烦心的却是,谨弟他娘的一点野心都没有,天天惦记的就是撒丫子溜
每当有人想挑拨离间,在朱棣耳边吹晋国公野心擅权的风时,朱棣看他们的眼神,就像在看傻子。
“卖报~~卖报~~,晋国公学生擅杀土司之子,激起民变,恩施土司作乱————!”
“停车。”
车厢的玻璃缓缓向上抬起,露出苏谨的侧脸:“报童过来,我要买份报。”
报童看着比他家房子还大的马车,有些害怕,嗫喏着不敢上前。
苏谨笑笑,索性打开车门跳了下来,走到报童身边伸出手:“别害怕,给我来份报纸,多少钱啊?”
“七七个铜板两份,今天的早报和昨天的晚报。”
“好,我都要了。”
接过报纸,马三熟络的掏钱递给报童,起身后自然的挡在苏谨身前,眼睛开始四下逡巡。
拿过报纸匆匆扫了一眼头版位置,果然写的是魏圭恩施一案。
将报纸收在手里,轻轻摸了摸报童的脑袋:“你多大了?”
“我今年八岁了。”
“八岁了啊”,苏谨笑笑:“这么小就能帮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