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为驻扎地,正兵分两路行动中。
其中半余正向北推进,以犁庭扫穴之势追击围剿鞑靼各部势力,而由三王率领的精锐,已做好迎击我大明军队的插手干预。”
当金忠说出30万这个数字的时候,在场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试想朱棣第一次亲征阿鲁台时,不可一世的鞑靼也就只拉出了十万人马与之抗衡,结果自然是被五十万的明军,打得丢盔弃甲。
让朱棣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来到了胪朐河畔,更是将这条草原的母亲河改了个名字,叫“饮马河”,算是羞辱草原各民族的恶心之举。证明只要他想,你们的母亲河随时都能变成我大明将士的饮马之所。
但现在谁能想到,瓦剌竟然能拉出一支三倍于阿鲁台的军队,还敢屯兵等着大明兵团前来决一死战?
“金忠大人,您的情报是否准确?以末将多年戍边所知,瓦剌部落近年虽无战火,但也没有那么多精壮汉子充军吧?”恭顺伯谦卑地问出了所有同僚心中的疑惑。
“消息来源于边塞的夜不收部队侦察,还有阿鲁台各部送抵的密函对照。这个数只会少不会多,并非流言蜚语。”金忠一句话钉死了疑点,继续介绍。
“瓦剌大军不同于上次攻打的鞑靼各部,鞑靼多年来受到大明重点打压,难以获得铁器与良马补充,各部落形势日渐衰弱。士兵多以突骑兵为主,防御薄弱,难打持久战,一触即溃实属正常。
但瓦剌,背靠蛮夷各邦诸国,很容易获得各种铁矿资源与工匠助力,可以确定,他们的部队超过三成都是着重甲的重骑兵,弓多矛利,武器装备不输我等,即便是正面大军交锋,也有与我大明一战之力。”
“……”现场众将默不作声,再也没人笑得出来了,本以为会像上次一样,草原郊游一番就能混到军功奉赏的家伙,终于明白这次就是来玩命的事实了。
“金忠,别光长他人士气,也说说我们的威风。”朱棣就像说相声的捧哏,帮金忠转场道。
“遵旨。”金忠向着皇上鞠躬行了个礼,转身继续道,“截至目前,大明远征军已集结完毕,应到各路人马五十万,实到346755人,其中超龄兵卒30770人,训练不足三月的新兵21335人,可称为战斗力的士卒约2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