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也能发现躲藏在草丛里的瓦剌斥候,只不过,对方真的十分克制,眼见大明部队推进了足足一个下午了,硬是没有发动任何攻击,哪怕是试探性的。
也就是在这种相安无事中,伴着夕阳,朱棣下令安营扎寨,这是一片远离丘陵的草原空地。军营四周被拉扯起了木制栅栏围墙,甚至还有拒马木桩。看这架势,是要将此作为根据地来使用,再靠持续性出兵向四周施压,点对点清理山头的作战方式了。
车轮战就是消耗战,朱棣的心思昭然若揭,无不是等到另一波大明三十万的大军,彻底干掉瓦剌分出的驱离部队后,调头驰援,就能形成对整个区域隐藏的瓦剌重兵的包夹之势。
他不着急,甚至有点要享受这段对峙时光的态势。这是马哈木根本不想看到的结局。
于是乎,就在大明部队还在修建偌大的营寨之时,一队两千人的骑兵,从大营最近的山峦上俯冲下来,伴着月色,用火箭对大明的军营发动了一轮突袭。
他们的铁蹄震得大地微颤,漫天火箭像流星雨一般地落进了营地之中,引燃了一些刚刚搭建起来的帐篷。在瓦剌呼喊的冲杀声中,大明的军鼓被奏响,乌泱乌泱的骑兵冲了出来。
眼见成功引出大明部队的瓦剌骑兵团,立刻调转马头,向着丘陵深处跑去,其间还故意控制逃跑的速度,让最后的部队,不忘向后发射火箭,继续攻击。
朱瞻基可不惯着这群瓦剌的蛮子,引领的幼军也是一轮骑射,准头远比要扭头射击的瓦剌更准,一下子就干掉了十几个偷袭的敌军,让他们跌落的尸体,顷刻淹没在了大明的汪洋追兵之中。
“增援!快来增援!”领头偷袭的瓦剌将领近乎是要把心声喊出来了,但四周山峦之上,就没有任何一支援军来帮忙。
大明出动3000,不5000人的追击骑兵营,简直就像一台马力全开的绞肉机,追着他们的屁股一点一点地蚕食殆尽。
起初他们还压着速度跑,现在就算马鞭都抡出火星子也根本甩不掉大明追军了,或者说他甩不开的正是小圣孙与他的幼军团。
渐渐地,他们已经和大明其他的部队拉开了距离,甚至超过一里开外。他们实在太好辨认了,全员都是漆黑的硬扎甲,使用的武器也全都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