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天生好命!军婚后绿茶美人被夫训 > 第191章 中秋佳节(3/4)
的梯田。

    因战乱,成了如今的百里雷区。

    大湾这边的土质特殊,并不适合耕种,本地人全靠捕鱼打捞为生,好在64年发现了油田,有了油田开采,本地大部分青劳力都进了开采队。

    大湾油田的工作,也成了大湾镇上居民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

    大湾缺粮食,全靠外地供应,大米、面粉等细粮,真就是有钱有票都买不到。

    猪肉、牛肉、羊肉、蔬菜更是少见。

    大伯娘郭贞清楚大湾这边的生活,月月都让勤务兵送细粮过来,远在京市的陆玉珠也是每隔一两月就会邮寄罐头、饼干、糖奶之类的加工食品。

    虞晚看到勤务兵从背篓里拿出来的各式蔬菜,眼睛都在放光,住在大湾的这些天,顿顿吃海鲜,吃得人实在受不了。

    沈明礼看出她嘴馋,提着眉眼笑,“一会儿让小孙给你炒个海莱花煎蛋,再给你弄些油煎肉吃。”

    小桶里装着的是泡在井水里的三斤猪五花肉,大老远从西昆带过来,怕捂臭了,着实不容易。

    虞晚笑着感叹:“要是天天都过节就好了。”

    沈明礼换了只腿蹲着,跟着她笑,“别贪心,哪能天天过节日?一会儿我看你能吃几块肉,别吃两块就嫌闷油气。”

    陆老年纪大了,舌头退化,“还是年轻好啊,吃什么都有胃口。”

    老年人吃什么都觉得没滋没味,吃到合胃口的,多吃点又不消化。

    厨房里,小孙和阿则忙着收拾海鲜,看到勤务兵拿进来的五花肉,眼睛直冒光,等会煎完肉的锅,他们还能炒些冬瓜吃。

    小孙和阿则的每天伙食费标准是039块,没在团里吃的话,每月可以退一部分伙食费,拿到手里的伙食费,都想攒下来,在吃的方面就比较节省。

    这个月小院多了一位虞晚同志,最高兴的还是阿则,他天天帮着煮米饭,做面条,都能蹭些细粮吃。

    虞晚爱吃蒸桶米饭,煮蒸桶米饭就会有米汤,她一个人肯定喝不完,多的全进了阿则肚子里。

    想着一会儿还能蹭些油腥,给鱼打花刀的手,更加利索。

    两人原来是炊事班的人,被调到陆老身边当勤务兵,除了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