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扶苏什么是真正的学问。
不然扶苏遇事便只知一味讲那些道理,而不知果决的解法。”
蒙毅没想到嬴政还有这个心思。
不过仔细琢磨琢磨,这样安排倒是非常不错。
扶苏性子确实是软了些。
那些术士不但胆敢借着寻长生之法将几百万财帛挥霍,还对陛下百般欺骗。
事败后更是逃匿当中还不忘嘲讽陛下。
对于这样的人,还有这样的恶事,就当以杀以儆效尤。
若是顾忌那些术士与有所交好的儒生非议,只会让事情更为棘手,也让天下人看轻了天子之威。
而黄品的性子则恰恰相反,言语上看似胆小圆滑,实则极为刚烈与果决。
若是他与黄品换了位置,他都未必会对于重那么干脆的下手。
此外,这个安排对黄品而言也是极为利好。
有了这份情谊,今后十有八九能避开孤臣的凄惨下场。
更为主要的是,李信的信中可并非只是写了大战与黄品与胡女间的事。
还附带着要将祈福塞与新拓之地都划归到九原。
蒙毅对这个要求的背后真正含义,看得十分清楚。
嬴政将扶苏给派到九原,必然有一部分原因是要打掉朝堂上某些想伸手的人。
单凭这一点,蒙毅就赞同这个安排。
不过毕竟牵扯到公子,蒙毅不好直接发表意见,只是面色凝重的应道:“都凭陛下定夺。”
没有反对其实就是赞同,听了蒙毅的应声,嬴政微微颔首后,朝着前殿望了一眼道:“冒顿的出现意味着匈奴人已经统一了漠北。
大秦的防线实在是太长,如果再次势大的匈奴人南下,北境的三十万屯军怕是不够用。”
蒙毅轻叹一声道:“陛下这个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若是知道匈奴部能这样快灭掉漠北的其他胡人,去岁还不如缓些动手。
得了机会后彻底将其一战而定。”
察觉说得都是无用的后话,蒙毅摇摇头道:“事态之变无人能全都预料。
现在匈奴人有漠北为利,进可攻退可守,早晚都会再次侵扰我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