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犀图。右侧绘一象鼻怪兽,身被鳞甲,长须壮汉徒手搏之,即为李冰斗犀。中绘武士八人,居中一戴冠着袍少年,腰悬宝剑,倒持三尖两刃刀,前后均有猎犬跟从,便是李二郎。其余七武士,各着战袍,前三后四,即是所谓“梅山七圣”。
二郎神与武王伐纣产生关联,始于宋朝志怪集《夷坚丙志·九圣奇鬼》,将二郎神与成汤、高宗、伊尹、周公等人并称。明人许仲琳创作《封神演义》,塑造西周大将杨戬,只因叙其“炼九转玄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并沿用宋代敕封二郎神“清源妙道真君”封号,欲不使其成为二郎神,亦不可得。
此后再经清代宫廷大戏《封神天榜》、《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小说《说唐三传》,方史《永平府志》、《米脂县志》层层演绎,“二郎神杨戬”之称便即敲钉转脚,不容改变。杨二郎却又是另外形象,父为凡人杨君,母为玉皇大帝胞妹。故事见载于明朝《二郎宝卷》,主要事迹为担山赶日,劈山救母。但若与杨戬身世比较,似乎并无太大关联。
总而言之,二郎神乃是民间祭祀神,却也曾受历代官方祀典;既受民众崇拜,又为官方认可,实为天界重神。由于朝廷推崇,又经漫长历史源流演变,二郎神便衍生出三个身份,在儒家是被定为李冰次子,道教谓是赵昱,民间则是杨难当。明清文学作品及戏曲传说,实是以杨二郎为体,融合李、赵、杨功绩神通,创作出二郎神杨戬形象。
镜头转换,退出神话传说,复还正史。
周穆王三十七年,天子大起九师,再伐荆楚。历时一载有余,又获大胜。
三十九年,穆王传檄天下九州,再次大会诸侯于涂山(会稽山)。
近侍:陛下会盟诸侯,随处皆可,因何非要选在远离岐周之地?
穆王:尔等小臣,岂知其中含义。昔日大禹涂山会盟,指划天下九州,重新规划部落联盟权力,便为建立夏朝奠基。涂山会盟,确立诸侯向天下共主纳贡标准,为华夏文明从蒙昧时代,进入国家文明时代张本。防风氏反对纳贡,即被大禹加以诛杀,由是确立夏后氏天下共主威信。我中断西征,转为东伐,效当年大禹涂山会盟典故,以震慑东方诸侯也。
近侍:陛下明见万里,小人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