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则收其辎重而还,进号仁威将军。
同年冬,豫州因秋季无收,大闹饥荒。陈庆之遂命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次年春,冬荒即过,以汉族名士李升为首,集八百余名豫州百姓叩阙上疏,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下诏批准。
三年之后,亦即梁大同五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
梁武帝萧衍闻报大哭终日,叹惋旬月不止。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着,政绩斐然,追赠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鼓吹一部,谥号为武,还诏令义兴郡发五百人为其会丧,使其长子陈昭继承职位。陈庆之一生结果于此交待清楚,复不再言。
字幕:北魏永安三年,西元五三零年。
齐州人赵洛周据城叛乱,驱逐刺史萧赞。萧赞者,即当初自南梁逃至北魏之萧综也。
萧赞当初因未依附其叔父萧宝寅谋反,被北魏朝廷赦免无罪,并于永安元年先后升任司徒、太尉,并娶魏孝庄帝之姐寿阳长公主。随后又担任都督齐、济西、兖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齐州刺史。
尔朱世隆闻说萧赞兵败被逐,便欲在洛阳污辱寿阳长公主。公主不从,惨遭杀害。
萧赞逃于山间,遂向梁武帝上书,请求允许自己回到梁朝。梁武帝让吴淑媛将萧赞幼时所穿衣服送去,表示愿意接纳其回国之请。
但书信还未传到,陈庆之已失败南归,河南之地复被北魏所有,由此南北道路阻绝。
萧赞走投无路,于是出家为僧,反向北行,先后逃往长白山、白鹿山。到阳平病殁,终年仅三十岁。
赵洛周驱逐萧赞同年,八月癸巳日,梁武帝亲临同泰寺,设置四部无遮大会。
梁武帝脱下御服,换上法衣,行清净大舍,以同泰寺中便省室为居所,室内设素床瓦器,乘小车,升讲堂法座,为四部大众开讲《涅经》。
梁朝群臣百官用一亿万钱向佛、法、僧三宝祈求,以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
百官到同泰寺东门,三次上表请梁武帝回到皇宫,皇帝方许。
南梁颂佛之声未息,北魏杀伐又起。天柱大将军尔朱荣派大都督侯渊到蓟州讨伐韩楼,但只付予七百骑兵。
侯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