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颢复封冀州刺史元孚为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元孚却将元颢委任书封固,派人送给孝庄帝。平阳王元敬先则干脆在河桥起兵讨伐元颢,未能成功而死。
画外音:元颢本是皇亲宗室,一旦自立朝廷,号令全由己出,有何不可?朝臣勋戚虽有反对者,但魏国之民皆不愿内乱再起,亦都望其励精图治。其本应有所作为,更宜厚待拉拢北魏勋臣旧戚,借以立稳脚跟。但元颢甫入洛阳便急着登基,即位之后又生骄傲怠惰之心,不知身处险境。元颢登基之后,故旧宾朋皆受宠待,以致干扰政事,日夜纵酒,毫不体恤军国大事。心怀犹疑首鼠两端者,亦不加安慰封赠,或者加以谫除。而元颢从南朝所带来梁兵,更在城中欺凌百姓,因而朝野上下大失所望。此乃必败之根,看官须知。
高道穆之兄高子儒见元颢无道,便从洛阳逃出,辗转寻到孝庄帝,宁肯追随流亡。
孝庄帝感动非常,便问:洛阳城中之事如何?
高子儒将城中之事说了,然后奏道:元颢必定速败,陛下勿须担忧。
尔朱荣在晋阳闻说孝庄帝向北出逃,立即飞马前往长子迎接,一路布置军队。
旬日之内,北魏军队便大批集结,军资也陆续齐集。尔朱荣便以皇帝之名,命尔朱天光为并、肆等九州行台,负责并州事务。
尔朱天光到晋阳布置兵马,制定约束,所属辖地迅速得以稳定,预备反攻洛阳。
费穆被押至洛阳,元颢责以河阴之变杀之。因闻尔朱天光将欲反攻洛阳,遂使都督宗正珍孙与河内太守元袭据河内,布置防御。
尔朱荣派兵攻之,上党王天穆引兵前来会合,共拔河内,擒斩珍孙及元袭二将。
北魏淮阴太守晋鸿见国内将乱,于是献出湖阳城,投降梁朝。
元颢既已夺取政权,便秘与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谋划反叛梁朝。由于还需借助陈庆之兵力,所以表面团结,实已同床异梦,言语之间多所猜忌。
陈庆之看出关窍,劝说元颢:今我远道至此,若有知我虚实者联合兵力四面包围,将如何御之?我应启奏天子,请求再增精兵,同时敕令各州,如有梁朝人陷没,须悉数送京。
元颢不听,又担心陈庆之向梁武帝上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