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欲往洛阳投奔越王杨侗。
屈突通前脚刚走,桑显和便唆使屈突寿献出潼关,举众投降刘文静。
刘文静兵入潼关,便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一万,命屈突寿与桑显和为先锋前导,东出追击屈突通。至夜追至稠桑(今河南灵宝黄河南岸),鼓噪进击,一场激战。
屈突通后队被歼,只得结阵自守。窦琮派屈突寿出阵,前往隋营劝说父亲投降,屈突通怒骂道:往昔与你是父子,今日就是仇敌。再往前来,将发矢矣!
便在此时,桑显和纵马而至,对隋军诸将高声叫道:今京师陷落,各位都住关西,家属在彼,为何还要向东,自入虎口?
众人闻此,全都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长叹一声,释其弓矢下马,向东南江都方向再三跪拜,仰天号哭道:臣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天地神只,实所鉴察!
遂甘心就缚。窦琮于是大胜,尽收屈突通兵马,还师归报刘文静。因屈突通曾杀唐公家僮,刘文静不敢自作主张,使人押送长安。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九日,李渊率军攻入长安,擒代王杨侑。
四日之后,李渊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杨侑到此地步只得依从,于是即皇帝大位,改元义宁,大封功臣。
遂下诏旨,拜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
李氏父子尽掌兵权,由此完全控制关中局势。
就在此时,刘文静使人送来捷报,并押送屈突通入朝。李渊下阶亲释其缚,就而问道:渊向慕高贤,将军何其来迟?
屈突通哭道:末将未尽人臣忠节,丧师辱国,使本朝蒙羞,愧对代王,尚恨其早!
李渊赞道:公真是隋朝忠臣良将也。
便将屈突通释放,奏请恭帝授以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唐王收降屈突通,便使其到河东城下,招降尧君素来归。
屈突通只得前往河东,单骑叩城以进。尧君素看到屈突通,欷不自胜,伏地大哭。屈突通也泪湿衣襟,因对尧君素说道:我军已败,唐王义旗所指,天下无不响应,我无能为也。事已至此,将军还是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