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玄幻魔法 > 华夏真相集 > 第四十二集 崇俨炫术(5/11)
敬玄闻说出京戍边,大为惊惧,一力固辞。

    天子怒道:守边御敌,乃是当前最为紧要之事。休说是刘仁轨一力举荐贤卿,便是须朕前去,朕亦当自往,卿安得固辞!

    便即下诏,以李敬玄代刘仁轨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仍检校鄯州都督。又命宗室名将李神通之子、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孝逸,发剑南、山南之兵以赴之。

    字幕:李敬玄,亳州谯县人,谷州长史李孝卿之子。

    年轻时博览群书,精通礼制,后得马周推荐,进入崇贤馆,成为皇太子李治侍读。

    李敬玄生性冷峻,研究学问勤勉,受到许敬宗等赞誉,历任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右肃机、检校太子右中护。

    永徽年间,候补官员增多,主持选官之人少有称职者。李敬玄记忆过人,主持选官,每年参选官员万余,只要在街上遇到,都能叫出名字。

    若官员未被选用前来投诉,也能当场口述其书判中错误,毫无差错。因此时谓:敬玄选官,天下皆赞。

    时有杭州官员张惠贪贿应死,参军徐太玄因张惠母老,便到府衙自首,称己与张惠一同贪赃,且为主犯。张惠得以免死,徐太玄也被免官,十数年不得升迁。

    李敬玄得知此事,非常赞赏,擢其为郑州司功参军。徐太玄后来官至秘书少监、申王之师,并因德行高尚,受到时人推崇,李敬玄却并不居功。

    总章二年,李敬玄升任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任检校司列少常伯,成为宰相。遂将司列吏部事务委托给员外郎张仁祎。

    李敬玄主掌吏部多年,又与赵郡李氏联宗,前后三任妻子都出身山东士族,因此在朝中势力极大。唐高宗对此大为不悦,但未公开批评其过。

    仪凤元年,李敬玄升任中书令,封赵国公。因与刘仁轨同僚时有隙,故逢其每有奏请,李敬玄都持不同意见,从中阻挠,二人因此交恶。

    此番刘仁轨便借吐蕃入寇,举李敬玄为帅,意欲借刀杀人,至少害其兵败罢职。

    由是高宗便上刘仁轨之当,任命李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镇抚大使,检校鄯州都督,率军抵御吐蕃。

    李敬玄只得奉命赴任,接替刘仁轨为帅,与吐蕃大将论钦陵在青海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