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会在背后出现,于是稍触即败,未及逃走,便被部下杀死,将其首级向程伯献投降。
程伯献率领八万精兵,便如虎入狼群,正遇上自黑山败回突厥兵马,于是挥军再战,又获大胜,并活擒阿史那奉职,然后与裴行俭中军会师。
这一场好战!突厥十余万大军伤损十之八九,阿史那伏念只率不足二万残部,逃往狼山,后同阿史那德温傅会合,方才立住脚跟。
裴行俭整理得胜之军,由此奏凯还师。
永隆二年,裴行俭驻扎代州陉口,派遣间谍展开离间,劝说阿史那伏念,使其与阿史那德温傅互相猜疑。
阿史那伏念忧恐至极,秘密送来降书,许以生擒阿史那德温傅来降,但请裴行俭保守秘密,以免泄漏其谋。
裴行俭从之,因不说与众将,只遣使密封奏表报告朝廷。
数日之后,尘土冲天向南滚来,探马屡报,诸将无不惊恐。
裴行俭道:诸公休要惊慌,此是阿史那伏念押送德温傅来降,并无他事。不过受降如应战,可严阵以待之。
于是命令严加防备,派使前去慰问劳军,果是伏念率众擒送德温傅来降。至此突厥残部全被消灭,漠南之地重复回归平定。
高宗闻报大喜,特派户部尚书崔知悌至河北劳军。
裴行俭由是率军班师,还于长安,向天子献俘,并以曾向阿史那伏念许诺不杀为由,奏请赦免其罪。
侍中裴炎妒忌裴行俭大功,出班奏道:阿史那伏念乃屡叛之人,向与我大唐为敌,不知天恩浩荡。此番反叛,其为祸首,又因被程务挺、张虔勖威逼追赶,更遭碛北回纥逼迫,走投无路方才诈降,并先求特赦,降则非其本意也。
高宗以为有理,遂命将阿史那伏念及阿史那德温傅并皆处死。又谓裴行俭不能明辨是非,反受阿史那伏念所欺,故此平定突厥之功也不予记载,只被封为闻喜县公。
裴行俭踉跄下殿,仰天叹道:晋王浑忌妒王浚平定吴国大功,今人尚谓可耻。今复有奸佞忌功杀降,恐以后再无甘愿归顺之人也!
于是归于府宅,就此杜门谢客,托病不出。
镜头速进,两年之后。
突厥十姓中车薄部落再次叛乱,北边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