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 第35章 慈不掌兵(3/5)
,相当于后世800元华夏币。

    这个39两白银,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年收入……三万二千多元的购买力。

    可能有人说年收三万二千元不算多。

    但是,你要知道,明朝末年的老百姓都非常贫困,他们的平均月收入很低,折算成后世的华夏币,大概就是在五百块钱左右,平均年收入在六千元左右

    一个平常一年只能收入六千块的人,你给他一年三万二千块,算不算多?

    多得离谱!

    然后,还有一句……“按月由总兵府直接足额发放”。

    这就明确规定了不会欠饷,也不会漂没。

    如果没有这条规定,那些军官们就会寻找各种借口拖欠军饷,甚至到年底才发饷。而有些拖得久的,一拖就是两三年,最后原来的军官调走了或者出事了,军卒们的军饷也就再也拿不到了。

    比如说辽东军、东江皮岛就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这年代当兵的,随时都可能遇上战争,如果在拿到饷银之前战死了,就更加人财两空了。

    而王昊明确规定……按月由总兵府直接……发放,就规避了这种长期欠饷所存在的风险,以及逐级扣克军饷的风险。

    这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对于那些苦哈哈们来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天价。

    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夜暴富。

    有了这个“一夜暴富”的诱惑在,整个豋莱布政司和山东布政司范围内的苦哈哈们,几乎全都想着要来王昊手下当兵。

    不过,这个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一分钱一分货。

    条件也相当苛刻。

    先不谈年龄限制,看第二项:“有勇力、通武艺”。这明显是要通过力量测试和武力测试的。而要求“无不良嗜好,身高体壮”,则是对生活习惯和身体素质有苛刻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得会骑马,这是对骑术有要求。

    最后一条,以辽东难民中泛海而来的青壮男子优先。

    这一条也很关键。

    满清在辽东大肆捕杀汉人,有不少汉人便抱着木头入海,九死一生漂到渤海湾的对岸……山东登莱这边来。

    这个过程,恐怕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