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以收回来,而且会成倍收回来。
所以只要能够办成这件事,他甚至可以暂时放弃手中权力。
因此他才对儒释道三家都做出了妥协。
他不上朝三年,给了儒家在朝堂之上的无冕之圣的位置。
让董行书甚至可以公开压制另外两个三司。
他选择修道,又让礼佛的天后参政,用来制衡儒家的权柄。
最后再提拔自己,用来制衡天后。
环环相扣,让手下相互制衡,而他一直作为裁判不下场,这就是最优解。
对于儒家而言,他们反对圣上修道,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和圣上彻底撕破脸。
因为彻底撕破脸,儒家在天下的统治也会被动摇。
让他们心中的治世陷入毁灭。
还不如和大夏圣上斗而不破,慢慢维持着这个即将风雨飘摇的天下,等待自家的圣人降世。
所以当圣上用公平的车马赢了他们,儒家会选择愿赌服输,付出代价,重新积蓄力量,找机会让圣上修道失败。
同时等自己培养出一位儒家的圣人,彻底改变现在的局势。
毕竟修道想要成圣,即使对于坐拥天下的大夏圣上,可能性也绝对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
以前大夏天子肯定都想过,只不过他们那个时候,天下的气运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圣人,于是也都选择断了这个念头,无奈接受现实。
只有圣上这一代,道家鱼龙降世,明明白白彰显出圣人机缘。
所以即使可能性再低,大夏圣上都会选择走这条路,因为走了这条路,长生,权力,名声,他全都可以得到。
这是天子也无法拒绝的诱惑。
而在儒家看来,只要局势能够稳住,说不定圣上这几年在修道的途中彻底失败,他们扶持新的‘圣上’登基,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儒家也不是一点事情都不做。
给圣上硬的不行,软钉子总要多给几颗,好搅乱圣上的心思,影响他修道,加速他的伤势恶化。
就比如今天传来的消息,儒家举荐天后的弟弟赵观山作为新的天京卫长官。
这就是看透了你圣上想要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