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辈空谈误国,不足以挂在心上!
赵观山一笑,还在思考的官员们也瞬间反应过来。
以前他们压着商人出钱,那是因为就他们说话算数,商人不听也得听。
但现在不一样,有周铁衣作为表率。
别人让我商家出钱,可是给了一整版的报纸给我商家写,这钱该出,天下人看了都觉得在理。
有这个例子,你儒家让我商家出钱,那也行,我商家当然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但你儒家能不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呢?
是不是伱儒家的《醒世报》也要让一版给我商家来写?
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你儒家何以教仁?
但这恰恰就是儒家做不到的一点,若《醒世报》上面加了‘商业’,以后是不是也要加‘珍宝’,‘花魁’?
甚至他们不敢用小手段去压商家。
因为周铁衣这混蛋绝对敢将这件事写到《天京报》上,让天下人评理!
董行书越发觉得在场之人不足与谋,叹息一声,才开口道,“去联系天下书院,无论儒法,史家,名家皆可,给他们在《醒世报》上写文章的权力,这亏空让他们来补!”
诸公们听完,沉默了一阵。
然后学部尚书唐安世赞叹道,“此计甚妙,这文法之争,可不能只是我儒家和法家出力,他们名家,史家甚至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墨家也需要出力!”
封建时代,开书院可是一门大生意。
天下书院,不仅减免税赋,能够拿到官府补贴,而且每年收取的束脩难以计数。
甚至以书院之名,占据良田万亩,也是一种美德。
百姓们再心有怨气,也不会反对书院占据田亩,这和百姓们不会反对寺庙,道观占据田亩一样。
在场儒家之人想了想。
虽然他们也不觉得名家,史家的文章写得好,但落在《醒世报》上,总比周铁衣的白话文横行天下要好得多。
于是纷纷点头。
“董公此言妥当。”
甚至更狠的直接说道。
“等周铁衣那报纸销声匿迹,我儒家再将这权柄收回来就是,董公此计甚妙,可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