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 第268章,不完美的美感,模特(2/4)
    周日。姜哲翻看一些有名的组画资料。

    他在观看凡艾克的《根特祭坛画》时,被这套画作的许多离奇经历所吸引。

    同时,这套祭坛画的形式,也给他一些启发。根特祭坛画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作品,组合成一套,用架子连接。

    姜哲考虑,自己的组画可以部分借鉴这种形式。

    不同内容的画,用不同形式不同大小的画布呈现。大小不论,只要能组合成同一主题即可。

    考虑好形式的问题,他开始思考第二要解决的问题――组画的美感。

    山区的村落,是一种沧桑的美。其中,难免有一些破旧的形象。这类形象如何表现美,如何观众接受,甚至能否超越自己以前的作品。

    姜哲找不到答案,就试着从一些大师的作品中,寻找灵感。

    翻阅卡拉瓦乔的作品集,看到自己曾经临摹过的水果篮。

    篮子里的主要物像,一个带有虫蛀的苹果,旁边的叶子上,也有干枯现象,画面呈现出一种残缺或者不完美的特点;

    卡拉瓦乔另一张画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水果篮,也有类似的细节。

    姜哲看到这一特点,想起自己曾经在临摹过程的思考,突然明白了一些信息,隐隐抓住了一丝灵感。

    画家选择表现不完美的水果,并不仅仅是表现生活的趣味,而是刻意在表现一种不完美。

    这种不完美也许会让你想象苹果或什么物像,完美时的状态,等于是给予观众带来想象的空间。

    姜哲想到,自己也可以去表现不太完美的形象。

    村落中的孩童,老妇人,农夫――。这些形象没有那么光鲜,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这种不完美,也许会让你展开想象,所以,表现不完美,也是表现一种非常高级的美。

    姜哲想通几个问题,解决了方向。他迅速开始挑选主题。女孩儿与羊群,集市上的摊贩,一对有故事的老夫妇,劳作归来的农夫……这些人物形象,可以作为一幅画的主题。

    他先画速写,觉得那幅作品不错,就逐步完善成素描稿。

    因为画的太投入,不知不觉已知画到傍晚。

    ……

    金羽铭的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