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在画面中,敢于表现一些不完美的东西。
很多杰作上,也出现过不完美。
举个例子,大家都看过,临摹过卡拉瓦乔的水果篮。画中为什么会有一些被虫蛀的苹果和干枯的叶子。
他完全可以画的更完美。
因为有了不完美,你就会去展开想象,那个水果篮,为什么超出桌子边缘一点?这就是画面中一些不完美形象的作用。
我觉得,敢于表现不完美,是往前走了一步,是需要勇气的。”
最后这番话,引来更多学生的掌声。
鲁老师表情很平静,看不出是悲是喜。
姜哲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这时,主持人说到:“我们请姜哲说一说他的创作。”
姜哲拿着稿子,来到台上,分别向嘉宾和观众鞠躬,然后规规矩矩的念完稿子。
说完一堆谢谢,原本以为这就结束,但是,主持人说道:“姜哲,你能不能就鲁老师的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这就需要发挥了。
姜哲略做思考,沉稳的开口:“在学习过程中,我看过很多好作品。一件好作品,能够反应着民族、社会、地域,乃至气候、地理人文等诸多因素。
我的创作刚刚开始,还谈不上经验。只能说,我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源于耳濡目染的日常生活。
把最为熟悉的东西,以及一些相关因素,以自己的造型语言再现出来,就是我一直努力学习的方向。
我在创作训练室这幅画的时候,灵感就是来自身边的学习生活。我路过训练室,被音乐吸引,走过去看了一会儿。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在那里长时间观摩。
也许就是因为看的时间很短,心心念念,总想再看一眼。那个场景在脑中形成了深刻的记忆。
我试着把它画下来,期间,有过很多挫折。
诸位老师给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让我有机会完成这幅作品。
至于,为要画一些不太雅观的动作,或者说形象。
这是因为,我在创作过程中,做过多次尝试的。如果把所有的人都画的很规矩,都那么投入,整个画面,就会显得有些呆板,失去生动和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