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不要说一些过激的言论。
汪真见目的达到,及时的提出告辞。
“现在确实太忙,否则要咱们要好好聊一聊。你是这次特邀名单里,最年轻的画家,很多人都支持你。”
吕秘书长及时的表达协会,特别是他自己对姜哲的支持。
姜哲二人离开美协,又去拜访了几个人。
下午,他们来到时代拍卖的预展大厅,准备接受采访。
汪真原本想把采访摆放在自己公司,但是因为场地的原因,以及时代拍卖和佳士得协商。
姜哲看到一位外国画家。
这位画家名叫埃里克。棕色的头发,身形矮小,衣着得体。”他的助手本想帮忙翻译对话。
姜哲但直接用熟练的外语,进行交流。
埃里克说道:“我在米国的时候,就听你的名字,也看过你的作品。今天终于见到你了。”
姜哲也说了几句客套话。
“等一会儿,采访开始后,我说的话不一定是我的真实观点。你不要介意。”
姜哲说道:“我明白。你也不要介意我的观点。”
这时,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采访的场地,就是展厅中的一组沙发。
汪真几人请的是一家喜欢报道艺术动向的媒体。
按照提前商量好的流程,记者会分别采访姜哲和埃里克。
采访场地的背景,就是展厅后的墙面,那里正在展示一些艺术作品。
拍卖公司也想借这个机会,进行宣传。这次宣传对所有参与者都有益。
采访的记者是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子,名叫王楠。
王楠先采访了埃里克。
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询问了几个问题,例如对双年展的期待,米国当代艺术的特征等等。
姜哲很少面对这种场合,所以特意观摩埃里克的表现。
看了采访过程,他很快平静下来。
不久,轮到姜哲。
姜哲所站的位置,背景是展厅一角和几幅画。
“姜哲,采访的时候尽可能放松,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我们会去掉。”记者嘱咐过后,暗示采访开始。
“姜哲您好。我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