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
他想表达个人的感受,表达对羊城之行的一些感悟。
自己不是土生土长的羊城人。作为一个外来者,他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领会看到的景象。
这些稿子中,有多重视角,有坐在车上向外看的,也有在街边驻足,观察所得,还有的是站在窗户内向外看。
姜哲不知道别人去羊城会不会有类似的感受。
看到的每个人,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故事,无论看起来有多么普通的人,都会有属于他的精彩或悲伤。
但是,那里的故事无论怎么精彩,与自己没有关系。
这种过客的感受,也是生活在一个大城市里的人的生活现状。
姜哲回味着外出的所得所思,开始了正式创作。
创作期间,陈嫣回到滨海。两个人经常在别墅里见面。
姜哲也并没有因此拖慢创作速度。
完成两幅作品的第二天,姜哲把秦教授和胡老师请到别墅。
两人看到了姜哲刚刚完成的两幅作品。
与以往的正式创作相比,这两幅的尺寸不大。一幅是50x70厘米,另一幅是46x83厘米。
秦教授观察表现黄昏街景的作品。半晌之后说道:“这幅画的表现手法,属于你经常用的创作手法,不过,与你以前描绘的街景不一样。具体的分析,我还要再思考。”
观摩第二张画时,两位老师都发觉,画中有自己的形象,觉得有趣。
“画中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在这里有一个空的玻璃杯,还有一个空位。不知道是谁的。”胡老师问道:“你是有意使用悬念?这有可能是上一个客人留下的,但也有可能是留给某人的。”
姜哲答道:“我在创作过程中,想到了卡拉瓦乔的一幅作品,表现某个晚餐的那幅画。
那幅画中,卡拉瓦乔给观众留下了一个空位,这个空位会引发观众联想,有接受邀请,然后入座的想法。”
秦教授说道:“你的作品,与卡拉瓦乔的手法不同,虽然你也给画面留下了一个空位,留下了一个空杯,但却没有留下任何进入这个空间的道路。
我看画面中的几个人,有隔着玻璃观察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