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
他没有选择更大的宅院,能容纳数百人的秦王府对李瑄足矣。
整个道政坊都因为秦王府蓬荜生辉。
同时,戒备也更森严。
秦王府周围的几座府邸,都被李瑄买下,作为天策卫士卒的居住地,拱卫秦王府。
翌日。
天还未亮,长安城各坊市张贴告示,敲锣打鼓,声势浩大。
无数百姓汇集而来。
“小相公封秦王了,还担任尚书令,兼天策上将,天下兵马大元帅。”
西市,一名识字的商贩向周围说道。
“我只听过中书令,没听说过尚书令,那是宰相吗?”
旁边一名百姓疑惑。百姓更喜欢李瑄当宰相。
“告示上说中书令已经从右相改回来,不再为宰相,尚书令才是第一宰相。”
又有文人回答道。
只有懂得政治的文人,才明白这几个官职的份量。
长安真要变天了!
“七郎再次拜相,国家有救了!”
但百姓可不管这些,他们皆手舞足蹈,迅速将这个消息传给亲朋好友。
王公贵族在昨天就已得到这则消息,他们内心不忿,又不得不接受。
谁都明白,李瑄新主长安,会杀鸡儆猴。精明的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第一个跳出来。
这一日,整个长安都陷入欢喜鼓舞中。
秦王李世民是从老人口中听来的故事,那是太宗皇帝,传闻他英明神武,文治武功。
也只有他担任过天策上将。
李瑄继任秦王、天策上将,使百姓不再担心东面的叛军出潼关。
短时间内,他们改称李瑄为秦王,相信在秦王的治理下,家中会有余粮,即便发生蝗虫、暴雨等灾害,也会心有希望。
当天辰时,又一则告示张贴在长安坊市。
杨国忠、虢国夫人、韩国夫人、杨琦、杨铦等人在西市午时三刻斩首。
这则消息再次沸腾,无数百姓放下手头事情,向西市涌。
以至于前往西市的道路人满为患。
从太极宫通往西市的道路,有天策卫把守,除了押送犯人到刑